
迪拜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代表中東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
就在大家認為金融危機的狂風驟雨即將遠去之時,在生產石油的中東地區,迪拜轟然倒塌,嚴重的債務危機擊碎了迪拜人的美好夢想。中東的藝術市場自然也難以獨善其身。
“迪拜塔” 轟然倒塌
崛起在沙漠上的迪拜,近年來一派繁榮,成為世界奢華之都。迪拜政府雄心勃勃,要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級觀光和金融中心,迪拜啟動了象征性建筑如七星級酒店迪拜塔等大規模建設項目,試圖變身為擁有“世界地標”最多的頭牌國際大都會。這4年多來總共推進了3,000億美元的規模項目。海灣地區充足的石油美元在迪拜聚集,令迪拜的金融、貿易、房地產、旅游業飛速發展,許多外國人涌入迪拜,電影明星、體育界的球星拋巨資到迪拜購置房產,一時間迪拜引來無數億萬富翁。
隨著金融危機橫掃全球,嚴重依賴外資的迪拜驟然失色,金融地產泡沫迅速破裂,許多人的財富大幅縮水,甚至負債累累,倉皇出逃。迪拜在海外的股權投資(如米高梅公司、德意志銀行和渣打銀行)大幅縮水。同時,美元的貶值進一步導致迪拜和海灣地區物價飛漲,通貨膨脹連續數月達到兩位數,進一步促進了迪拜經濟的衰退。但最重要的還在于,僅僅依靠房地產和金融泡沫吹起來的虛假繁榮,根本就禁不起風吹雨打。一旦經濟出現波動,房地產需求、旅游需求都會大幅萎縮。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像迪拜世界這樣世界第10大的主權公司,在進行資本運作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接近完工的內外部裝潢都極盡豪華的全球最高建筑“迪拜塔”,使迪拜背上了800億美元的外債。
2009年底,迪拜政府宣布重組旗下的主權投資公司迪拜世界,并尋求延遲6個月償還債款。據香港媒體報道,迪拜世界一旦無力還債,將成為自2001年阿根廷違約以來,全球最大主權基金違約事件。外界擔心可能觸發新一輪金融風暴。迪拜財政部前日宣布透過發債,從阿布扎比政府持有的兩家銀行籌集50億美元,但負債590億美元的迪拜世界未有受惠,財政部要求其債權人允許“暫停”償還債務,至少延長到明年5月30日。迪拜世界最大債權人是阿布扎比商業銀行和阿聯酋NBD PJSC,其它貸款人包括匯豐控股、巴克萊銀行、萊斯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和瑞信集團等。分析指匯控等銀行可能要為此撇帳。 暫停償債行動將立即影響到迪拜世界旗下房地產子公司棕櫚島集團(Nakheel)一筆35億美元下月到期的伊斯蘭債券。迪拜的最高財政委員會主席發表聲明說,明白市場特別是債權人的關注,但迪拜政府必須采取果斷行動,處理迪拜世界的債務負擔,并強調干預迪拜世界的行動經過深思熟慮。迪拜世界總負債達到接近600億美元,面臨破產危機。外界擔心迪拜的違約風險急升,評級機構大幅調低迪拜政府的相關資產評級,部份更降至垃圾評級。
中東市場曾經風光無限
中東藝術市場開始迅速崛起始于2001年,那年蘇富比為Riad Al-Rayyes所收藏的中東藝術舉辦了專場拍賣。2005年,佳士得在迪拜開設首個拍賣行,并且計劃在2006至2009年間盈利三千萬美元,但是在短短的兩年之內,佳士得已經掙到了超過一億美元,2006年,佳士得首次在中東拍賣阿拉伯和伊朗現當代藝術,這次拍賣大大超出了預期,幾乎超出了原先估計收益的三倍,以220萬美元收官;2007年2月,這個板塊獲利400萬美元,10月獲利1,260萬美元,2008年4月斬獲1,800萬美元。同時也首次出現了單件落槌價超過100萬美元甚至更高的阿拉伯和伊朗現當代作品,也就在這一年,土耳其的藝術作品也首次出現在了這個板塊之中。伊朗藝術家Farhad Moshiri(1963)的作品‘Love’在08年3月的寶龍拍賣上獲價90萬美元,而在08年7月他的另外一件作品在倫敦蘇富比也拍得56萬美元,超出估價3倍。
而此時的迪拜畫廊的生意也是如火如荼,在畫廊展出的作品被搶購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各種國外的藝術機構也將目光聚焦到中東。2008年2月美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董藝術博覽會Haughton International Fairs落戶迪拜并且成功的2009年舉辦第二屆展會,迪拜藝術博覽會迄今也將馬上舉辦第四屆。英國收藏家薩奇也將中東充滿了興趣,薩奇在他英國的畫廊中舉辦了《Unveiled: New Art from the Middle East》藝術展,展出了來自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和伊朗的藝術家的90件藝術作品,并且盛傳將在阿聯酋開始自己的畫廊,
市場頹勢早已顯現
其實從2009年初,迪拜大量的房地產項目就已經開始陷入停建,各經濟領域都出現了倒閉和裁員現象。而媒體卻仍然在為戰勝危機不斷向外傳達著積極的信息,而到了下半年,輿論開始面對現實,認真討論起對于中東未來的真實想法。
在2009年一月針對迪拜藝術博覽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家參加此次博覽會的目的更多的不是放在賺錢上,而是看中培養新的潛在客戶,并且都一致的認為迪拜將成為中東的當代藝術中心,超過三分之二的參展畫廊認為中東將成為國際當代藝術市場中的重要角色,88%的人認為參加2009年的迪拜藝術博覽會將增加他們在中東的生意機會。
“經過一年的對本地藝術博覽會的研究,我們認為迪拜藝術博覽會在兩方面具有非常有價值的潛力:首先可以在中東提升我們自己的藝術家,其次我們可以強化和中東藝術家以及畫廊的聯系并建立新的聯系。”這是俄羅斯Triumph畫廊對迪拜藝術博覽會在09年初的見解。而在柏林和紐約都擁有空間的名為Goff + Rosenthal的畫廊則宣稱沒有在開拓中東市場上作出太多努力,這次到來就是為了能夠彌補此一過失。迪拜藝術博覽會的創始人之一John Martin也曾經表示在當時的經濟狀況為迪拜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拓展其影響,“迪拜藝術博覽會為國際畫廊提供了一個發現新藝術家和收藏家的重要機會,這是將迪拜發展成為世界藝術市場中心并挑戰紐約和倫敦市場統治地位的一個重要時刻。”不知道John Martin此時再回憶這段豪言壯語時會作何感謝?雖然今年的迪拜藝術博覽會對外宣傳的論調仍然是堅信自己的未來地位并且將會為畫廊提供新的機會,但是難免讓人感覺言不由衷,但是堅信確實也是在困境之下必須堅信的信念,有了堅定的信念才能夠沖出重重艱難困苦,迎接新的開始。
到09年的10月中旬,中東藝術市場的頹勢就已經很明顯。寶龍拍賣在中東的總裁Matthew Girling坦言金融危機對中東的影響要甚于歐美,由于中東的收藏家基礎薄弱,藝術市場的也仍然稚嫩,“價錢已經縮水了至少50%”。為了開拓拍賣公司的利潤空間,各拍賣公司開始在這個石油富國中開設珠寶以及其他奢侈品的拍賣。但是在寶龍09年5月份的拍賣中只有7成的拍品成交,“賣家現在必須減低自己的價格預期,以前的高價不會很快再出現了。”寶龍拍賣也將抵御市場頹勢的策略指向了拓展本地區其他國家藝術作品之上。
畫廊巨鱷仍滿懷信心
Larry Gagosian在2009年12月底接受采訪時,認為在當前的世界經濟狀況下,很多藝術經營者只能看到自己所熟知的環境中小小的一個片段,在我們熟知的環境之外就可能有很活躍的收藏行為,或者有成為新興市場的潛力?,F在的迪拜可能處在一片空虛的狀態之中,例如規劃中的薩迪亞特藝術島,看起來這個島是在從古根海姆還有羅浮宮出借藏品,但是本質上卻是在創造自己的收藏,通過這些機構所獲得的資源,顯然是他們難得的機會。但是高古軒向來不是一個會輕易暴露自己意圖的生意人,他所說的話的潛臺詞可能就是:現在很明顯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的生意機會。而在阿布扎比,不僅僅會有出手闊綽的個人收藏家,還會有這些即將和正在修建的大型博物館機構,將成為高古軒未來生意的主要方向。一個國有企業可以破產,但是一個國家卻不能破產。無論危機如何,只要這個國家還在,一切就要發展下去。高古軒看重的也就是當前的這些已經開始,但是經濟危機也不能阻擋其繼續前進步伐的計劃和工程。在動身去阿聯酋之前,高古軒對于此處的未來信心滿滿。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之后,這里的市場將會再次崛起,這里嚴重依賴外資的經濟模式,雖然是此次危機的根本。不過這也是將來機會的根本。對于經歷過風雨的迪拜來講,他們最應該吸取的教訓就是在利用外資熱錢的步伐上不要走的太快,適當放緩的經濟政策才會構建出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
危機之中永遠也蘊藏著很多機會。就在迪拜世界宣布推遲償還債務的緊張時期,飛往阿拉伯的航班上仍然坐著來自L&M Arts畫廊和阿奎維拉畫廊的經理人。而在阿拉伯的畫廊中,之前瘋狂搶購的情形雖然也很難再見到。但是零零星星的紅點還是會出現在畫廊的墻壁上,不過價錢基本都在兩萬美元之下。佳士得的老板弗朗西斯·皮諾據說也在迪拜的B21畫廊購買了一些攝影作品,迪拜的收藏家穆罕默德阿夫哈米(Mohammed Afkhami)也在經過深思熟慮下決心在高古軒購買一件價值15萬美元的由藝術家Anselm Reyle創作的作品。不過由于出手晚了些,作品已經被人買走。
我們有理由相信擁有巨額石油美元的迪拜,不會輕易地就被擊垮,恢復只是時間問題。迪拜尋求石油經濟之外的發展模式是其既定的發展目標,因此打造世界旅游與時尚都市的目標也不會輕易改變。但是迪拜依靠經濟打造的硬件設施還是需要時間來賦予精神與文化內涵,中東地區相對薄弱的文化根基將成為將來此地藝術產業發展的瓶頸。迪拜的藝術博覽會馬上就要開始,參展的畫廊數量和內容同上年沒有太多的出入。這些身赴迪拜的畫廊經營者們馬上就會對目前的危機有自己更加深切的認知。等博覽會結束,迪拜藝術市場的危與機將會在何時出現也將會有一個更加明確的判斷。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