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千《愛痕湖》(資料圖片)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43分報道,前不久剛剛落槌的中國嘉德拍賣公司的春拍,中國著名近現代畫家張大千晚年的巨幅絹畫《愛痕湖》在嘉德2010春拍中拍出1億零80萬元的天價,不僅成為畫家個人作品新成交紀錄,也是中國近現代書畫品類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中國古畫在拍賣市場的“瘋狂”始于去年:明代畫家仇英的《文姬歸漢長卷》和清代畫家徐揚的《平定西域獻俘禮圖》,分別拍出過1億零120萬元和1億3400萬元的天價。一時間,“破億”成了熱點話題。 神秘華人億元拍得名畫 從起價900萬到成交價過億,備受關注的張大千晚年巨幅絹畫《愛痕湖》,以一億零八十萬元人民幣的天價被神秘買家收入囊中。嘉德拍賣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寇勤表示,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張大千的作品過億,猛的一聽很嚇人,但是事實上在這兒之前,包括像齊白石、徐悲鴻他們都有很多重要的作品往一億的方向在走,非常多有實力而且有品位的收藏家,而且他們私下也在討論這個東西三千萬買得著嗎?他們這些人說話的時候有很大的余地,如果他說三千買不買得到的時候,我想他的心理價位在五千或者是六千,如果說這樣的一批人聚在一起的話,他所產生的結果就會不一樣,這件作品的買家是一個華人。” 兩年內的回歸與狂飆 至此,中國嘉德2010春季拍賣會也以總交易額21億多元,創下了內地單季拍賣最高紀錄。這一結果,就連副總裁寇勤都有些意外:“錢從哪來我恐怕說不太清楚,但人從哪來我可以說一個大概。通過去年和今年的春季拍賣我們可以觀察到,參與這個市場的人氣在迅速的增加,嘉德在09年春季拍賣的時候,辦登記手續是1978人,09年秋天到了2129人,剛剛結束的嘉德2010年的春拍2377人。第二個的話,資金量很明顯有很大的提高,比方說這次嘉德春拍是21個億多成交額,但是事實上這個錢在這個場子上絕對不止21億,買售人只有一個,但是競買人有許多個,這樣加起來至少是一倍,可以說在這個場子上至少應該有50億左右的資金在流動。” 在短短兩年時間內,中國傳統書畫完成了由低迷向復蘇再向快速飆升發展的整個過程。面對如此繁榮的景象,業內卻有一憂一喜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憂者說,在這個眼花繚亂的過程背后,泡沫正在彌漫;喜者稱,這是正常的價值回歸。 相比歐美市場 我們規模還小 北京永樂拍賣公司總經理董軍:“即使是作為一個投資品、藝術品這個市場它的規律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畢竟他在拍賣行買到的東西,傾向于在一個拍賣競價的環境里再去賣出,拍賣是有周期性的,那么我們談到的這個泡沫通常是短期出現的泡沫,但是短期再次出現市場的概率是比較低的,如果你看長遠、五年、七年、十年他仍然是一個上升的通道的話,這個泡沫就不存,與中國整體的經濟規模來講中國的藝術收藏和藝術市場的規模,在于一個比較成熟的經濟體,比如說比歐美來比的話,我們的規模還是很小。” 文化收藏成第三個投機投資平臺 隨著存世數量的日趨稀少,中國傳統書畫“破億”是早晚的事,但連連“破億”是否應該值得警惕呢? 持反對意見的人士指出,金融危機之后,國內外的資本炒家們在股票、房地產市場難獲暴利的情況下,開始進軍文化收藏,把文化收藏當作了第三個投機與投資的平臺。除了書畫,在古籍等領域也是價格飆升。首都圖書館研究館館員周心慧告訴記者:古籍這兩年也是全面升值,業內人士甚至開玩笑說,前幾年閉著眼睛買的古籍,現在都翻了好幾倍,甚至是十幾倍,投資古籍比投資房地產的收益還要高得多。有一種現象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同一件藏品會在市場上反復出現,價格不斷飆升。雅昌藝術網藝術品市場監測中心分析師關予:“資金鏈的充裕其實包括從去年的股市、房市各方面都可以能顯現出來,自然會對去年下半年的藝術品的市場一個比較正面的影響,這樣資金面的支撐,本身是由于一定的政策拉動帶來的效應,所以一旦這個政策退離市場的時候,當然也會是一個軟著陸,但是一但這個政策退離市場之后,有可能會對市場的資金面的充裕程度起到一定的影響。” 市場新的定格 還有上升余地 無論是價值凸現,還是投機充斥,不可否認的是,作為2010春拍的第一場,嘉德春拍的良好開場為市場注入了強勁信號。雅昌藝術網藝術品市場監測中心分析師關予:“過億元的古代書畫,可以說打開中國書畫新的市場空間,這個市場空間一旦被打開之后,人們的心理預期就會有一個新的定格,為后面的今天的書畫以及以后的中國書畫的拍賣提供了一個價格支撐的保障,應該還是有再進一步上升的余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