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洋/文
抽象繪畫應追求絕對精神層面的境界、應超越主客二分的桎錮。
超主客關系也必須通過主客二分,是揚棄而不是拋棄。超主客關系的境界是由每個人所具有的認識、實踐以至于每個人與世界、社會的關聯(lián)而產(chǎn)生和形成的。這時人主要表現(xiàn)為超越日常生活而處于自由、高遠的境界,如藝術家、音樂家等往往處于這種境界。審美意識超越主客關系,不關心對象的存在,但它把天地萬物聚集于一點,形成一種指導著一個人的全部活動的力量和靈魂,其實此力量和靈魂在審美意識中尚非人所自覺樹立的明確目標,這就是說天意與人意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的同一。
在超越主客關系的萬物一體的境界中,人不僅對人,而且對物,都是以人與萬物一體、相通來對待,于是人與萬物都處于一個無限的精神性聯(lián)系的整體之中。無精神性的物本身是抽象的、無意識的。處于審美意識中的物〔藝術品〕之所以能與人對話、交流,就在于人與物處于精神性的統(tǒng)一體之中,處于人與世界的合一之中。
天地萬物存在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是自然、無為而無不為,即一切出自天然;而自然而然,沒有有意識、有目的的造作,一切又都在合規(guī)矩和目的地自行實現(xiàn)。自然現(xiàn)象的自然無為、無拘無束、無意識、無目的而又合規(guī)合然的自然運行就是天地之大美,就是自由。他們希望將自身的“小周天”與大自然的“大周天”融為一體,即在徹底地隨順自然的基礎上達到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登天游霧而無所窮的理想境界,以獲得絕對的精神自由。這或許是抽象繪畫的最高境界吧!

于曉洋,山之夢,綜合材料,80×120cm,2008年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