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上海世博會暨紀念世界第一枚郵票誕生170周年,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傳承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由中國郵票博物館鑒制的《世界珍郵·黑便士》藏品隆重面世。 《世界珍郵·黑便士》以郵票誕生時間為線索,首次罕集了1840-1900年間,世界首枚郵票誕生后的最初60年所發行的世界五大洲33個國家的103枚古典文物郵票。其中包括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世界第二套郵票“藍、紅便士”,世界第一套世博會郵票,中國清代蟠龍郵票,以及各國國家元首、國徽等文物奇票。這些十九世紀的古典郵票,每一枚距今都有110年至170年的歷史,跨越三個世紀,具有很強的藝術鑒賞價值、郵藏文物價值與郵史文獻價值。 其中,1840年發行的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被稱為“世界郵票始祖”是眾多收藏者夢寐以求的稀世珍品。它的誕生具有劃時代意義,創造了郵票的10項第一,2000年更被英國評為160年來最佳郵票,并名列榜首。一起收錄的還有與黑便士同時期發行的姊妹票——藍便士和紅便士,它們都是百年集郵史上難得的珍郵瑰寶。此外,記者還驚奇地發現,《世界珍郵·黑便士》中還收入了當前民間收藏市場上少有的“世博古典珍郵”,分別是世界第一套世博會郵票——“芝加哥世博會”(美國,1893年發行)和世界第二套世博會郵票、世界第一套世博主題宣傳郵票——“安特衛普世博會郵票”(比利時,1894年發行)。 專家表示,在經過一百多年的沉淀后,19世紀的古典珍郵枚枚皆為文物,已成為世界級文化遺產。據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吉本斯郵票公司編制的GB30指數顯示:近五年,包括“黑便士”在內的早期古典郵票價格年均增長超過30%。作為“黑便士”的收藏者,美國最佳基金管理人比爾·格羅斯也因古典郵票而受益。2007年,在紐約拍賣了他所藏的200枚英國珍郵,這部包括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在內的私人郵集,給他帶來了910萬美元的成交收入,比2001年他購買時增值近四倍。與大眾收藏不同,古典珍郵不僅具有“保價增值”的潛力,也成為抵御金融危機的“避風港”。 鑒于古典文物珍郵在收藏屬性和價值高度的特殊性,我國對這類郵品有嚴格的出品要求。值此郵票誕生170周年之際,在我國郵票研究的權威機構“中國郵票博物館”、國際權威郵票鑒定機構“英國皇家集郵學會”、中國司法部北京京安拓普文書司法鑒定中心三大機構的推動下,《世界珍郵·黑便士》這一文獻郵典的面世,填補了我國集藏界收藏世界古典郵票的空白,是一部研究世界郵史和傳承文化的不可或缺的文物典藏,特被《中國集郵報》評為“2010黑便士誕生170周年唯一推薦藏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