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滸和他榮膺的軍功章 武大教授向虎雛深情憶伯父 5月9日,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日,屆時莫斯科將舉行盛大慶典。在那場戰爭中,蘇聯軍民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鮮為人知的是,當年在殘酷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曾涌現出了一位武漢英雄。 “這是60多年前,伯父榮膺的保衛列寧格勒軍功章,由當時的蘇聯最高蘇維埃頒發。”昨日,在武漢大學—棟宿舍樓里,年逾花甲的向虎雛教授激動地向記者展示了—枚他珍藏多年的前蘇聯衛國戰爭軍功章。 獎章為銅質鑄造,正面為蘇聯紅軍持槍保衛列寧格勒的畫面,上用俄文鐫刻有“保衛列寧格勒”等字樣,背面刻有獲獎者的名字,翻譯成中文為“李鐵根”。 黃埔四期畢業,參加過著名的南昌起義 “我的父輩有四兄弟,祖籍湖北漢川,祖父向巖為辛亥元老,伯父叫向滸,字伯虎,‘李鐵根’是到蘇聯后共產國際贈給他的俄文名的中文譯名。”向教授說,伯父早在1924年春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年入廣州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后分配到武昌中央軍事政治分校當排長,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 向滸隨南昌起義主力在廣東與敵激戰,終因敵強我弱于潮汕地區失敗打散。“瘦成皮包骨的伯父輾轉來到上海,在街頭邂逅叛徒險被認出。1927年底,黨中央選送他與南昌起義的參謀長劉伯承、吳玉章等40余人乘船赴蘇聯學習。” 著蘇聯紅軍裝的向滸 向虎雛教授展示相關遺物 劉伯承復信,無不遺憾地取消他以前的建議,同意向滸到中央美術學院工作。這封信的手跡至今還在向教授手中保存著。 在向虎雛教授的家藏中,保存著半個多世紀前,現代繪畫藝術大師徐悲鴻寫給伯父向滸的“七封半”親筆書札手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