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6年有了個“AAB藝術節”,這是一個讓所有人都買得起藝術品的節日,確切地說應該說是“大多數人”,10000元,肯定還是有許多人買不起,再喜歡也只能去看看。也正如此,該藝術節幾年來一直辦得很成功,到去年,每天接待參觀者四五千人,賣出各類藝術品三四百件。
2010年第五屆定于4月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廳舉行,成果及影響肯定要有一個大提升。市場呼喚理性回歸反響一直很好,非議也一直都有。有人在網上發帖,說這是“叫花子飾品節——辱沒藝術!”說這話的人可能是一“豪爺”,有人花幾百萬買了一件“藝術極品”,卻在前不久忽被鑒定為贗品!荒誕就在這里,不知從何時起標價就是藝術的真假和等級了,出得起標價就行,懂不懂藝術無所謂。
這樣的藝術節也并非北京獨有,早在1999年,倫敦就有了,所有藝術品定價均在3000英鎊以下,此風席卷半個地球,說明總有它出生的道理。中國,2006年才借鑒得來,繼北京之后,《TimeOut上?!芬才e辦了此節,效果一樣的好。2006年,“買得起藝術節”對中國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一直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只局限于富有的投資者和收藏者,廣大藝術愛好者只能井底望月。中國的藝術市場的火爆和藝術品價格的攀升,使中國當代藝術品與房地產、股票成為資本市場上的“三駕馬車”。如果說,藝術已經進入市場,那么,究竟是“買得起”好還是“買不起”好?是愚昧地強學西方豪門“藝術臉面”好,還是回歸中國現實撫慰民族大眾的藝術情感好?是像那些尖端拍賣場拍出億萬天價讓買得起的牛人拿走享受藝術之上權威的感覺好,還是像北京AAB讓老百姓把自己一直愛著的藝術品捧回家好?好不好誰說了算誰的,不算別人的,也不算藝術的。藝術本身有它的根底和靈魂,不過它在所有時候都是自己做不了主的,連同它的生身主人有時也是做不了主的,在中國現代藝術回歸必須經歷的混亂和喧囂中,藝術品很難擺脫身上的那枚價簽。
“買得起藝術節”無論是北京的還是上海的,無論是外國的還是中國的,都是一個讓普通人接觸并且擁有藝術品的節日。如今,城市生活在快速升級,很多城市家庭早就不滿足于復制藝術品裝飾家居,許多家庭都掛上了藝術家的原作,從一般的到高級的再到極品的,藝術欣賞與收藏也完全納入家庭理財計劃,成為活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新亮點,這對藝術家也是一種良性刺激,也就是對藝術的一種良性刺激。中國的藝術品已發展成為世界各地藝術品商以及收藏者的熱點,隨之而來的是想買高質量且價格不高的藝術品越來越困難,而“買得起藝術節”恰恰為常人提供了這樣的機會。
從對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調查來看,已有“藝術品家飾計劃”的占84%,在這些家庭中,愿意出價最高的達到5萬元,平均出價則在6000元左右。以購買藝術品的用途來統計,用于收藏的約占兩成,用于送禮的占一成,用于家飾的占六成,其它占一成。這個調查道出一個現象:大多數人希望藝術走進家門,他們希望讓藝術裝點生活而不再是附庸風雅,而他們給出的心理價位也就相當于一部電腦或一臺電視。藝術實用化之后還是不是藝術?一幅畫,買不起看不見是藝術,不太多是好畫,家家都有就成了廢紙,這也是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怪現象,而“買得起藝術節”真正面對的就是中等階層民眾,看得透,想得開,也玩得起。是“特區”但不該是“禁區”民意調查中還出現一個有趣的反響:不少支持“買得起藝術節”的民眾提出一個建議——不必那么拘束,完全可以放開來搞,可以有創作的藝術品,也可以有仿造的藝術品,可以有當代現代藝術家的作品,也可以有古代任何名家的任何作品,就像明代沈周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作能激發人們深愛家國山山水水的好畫,為啥不能進百姓家?誰能照著畫我們就買,畫得像出價,畫得特別像出高價,難道這樣不好嗎?好不好,如果讓黃公望本人來說,估計也會說好!有誰能比作者本人更有評價的權利?
從“買得起藝術節”的主辦人來說,也都是從價格上出招伸展開來的,究竟對藝術本身投入了多少真情感,這情感又能對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起什么作用,那又是高端人物的議題了。俗人看俗場——北京AAB藝術節,首屆參展作品從小型畫作到大型油畫,從攝影作品到雕塑,價格從幾百元人民幣到最多一萬元人民幣,主要面對普通民眾。幾年過去,價格沒變,照顧普通民眾的購買能力一點也沒變。據說上海“買得起藝術節”要把價格提至30000元,這顯然不是明智之舉,中等階層對藝術品的平均購買水平是6000元,這個基數短期內不會變。藝術發展中的一種變化始終沒人來深究——藝術的原始理據和終極價值。藝術,誕生時的本意只不過是生活的一種趣味添加,也就是面對所有人的。從何時起開始剝離演變,變成大多數不懂少部分人的“特區”了?造成藝術特區背后的黑手就是價格,它讓藝術成為這個社會占有更多財富的人群的特區,但它不該成為只有少數人才能游走的“禁區”,這種特殊性使藝術無法回歸大眾,但藝術并不會因此而落荒成俗,因為,只有大眾共識共進的東西才是通向永恒的東西,不必刻意掩蓋也不必裝神弄鬼。說發展,還有一個民眾藝術基礎和綜合制約的問題——民眾生活需要什么樣的藝術和民眾藝術需要什么樣的發展??傊囆g這東西,任何人都有欣賞和愛好的權利,它不是一個禁區,更不是一枚小小的價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