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湖南衛視《華豫之門》主辦的《收藏中國》杭州站在杭州世貿中心舉行,“為民鑒寶”的現場最火熱,蔡國聲、毛曉滬、王立軍等專家被大伙圍得里三層外三層。不過,雖是沖著專家來,但是當自家寶貝被鑒定成贗品時,很多人背過專家后還嘟噥兩句:“怎么會是假的?我還是要找其他專家看看。”
有個從山東特意趕來的中年男人,大汗淋漓抱個大箱子放到專家面前。打開后,他小心翼翼取出,然后開始拆外面的報紙。最后,一個大香爐呈現在桌上。他顯然自信又得意:“我以前找某個協會鑒定過的,乾隆年間的,還有鑒定書呢。”他邊說邊從褲袋里掏出張紙,在專家面前抖了兩下。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胡德生仔細看了看后,跟中年男子擺擺手:“很抱歉啊,我給你做個參考,這是贗品。”“怎么會呢?我做過鑒定的啊,說很不錯的東西!”中年男人急了。胡德生用手指在香爐表面劃了兩下:“你看,上面還有沙眼,如果是石頭,不會有。可見,它一定是石粉和樹脂混合澆鑄的。”中年男人聽后不說話,把香爐一包下了臺。走過身邊,記者聽見他念叨:“不準的,不準的,怎么是贗品?”
還有一對夫婦捧了一對景泰藍花瓶,瞅準了讓常在電視上露臉的蔡國聲給鑒定。蔡國聲拿起其中一只反復看了下,說是改革開放年代的商品。這對夫婦不樂意了:“怎么可能呢?我們去年從美國拍賣會上拍回來的,好多錢呢!”蔡國聲擺擺手:“不會的。不值很多錢。”夫婦倆把花瓶包了包,那女的分明還撇了撇嘴。
面對專家,未必服氣 收藏愛好者還挺糾結
面對專家,未必服氣 收藏愛好者還挺糾結
面對專家,未必服氣 收藏愛好者還挺糾結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