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空前火熱起來,藝術品投資熱也繼股票熱、房地產熱之后,逐漸興起而且隊伍日漸龐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資金轉向投資藝術品市場。其實,這主要源于藝術品投資市場的高回報、高收益率,相應地,藝術品收藏也就成為一些企業和個人投資的新渠道。
藝術品收藏增值
“高快結合”
2009年對于收藏市場來說無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太多的人擔心藝術品拍賣會受金融危機影響,沒想到2009年重量級的春秋兩季拍賣會中,許多拍品輕松越過了千萬元價位,成交價跨過億元的拍品也接二連三出現,創造了多項藝術品拍賣世界紀錄。而且,在這一年中,眾多人開始關注國寶文物回歸,普通民眾的眼球也開始瞄向藝術品收藏市場。
藝術品比起證券、房地產、期貨,它的增值之高之快令眾人瞠目結舌——這也是藝術品引起富有者傾囊競購的根本原因所在。人們開始承認藝術品投資實在是比證券、房產之類增值更快的一個奇跡。現在大多數收藏者都明白,投資藝術品的鐵律就是——只要東西對,就沒有風險;而經過時間檢驗的中國書畫經典作品更具有保值增值的穩妥性。在2010年4月6日舉行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齊白石畫作《虎》以3202萬元的天價成交,高出此前2800萬元的估價,這無疑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那么,為何書畫市場會具有增值以及保值的穩妥性呢?這可能得追溯到中國書畫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業內人士無不認為收藏和研究古書畫是一件意義深遠而且代表其收藏品位的事,因為它不僅需要你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還需要你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鑒賞水平。可是,不是每一個收藏者都是一個收藏家,懂得鑒賞和識別真偽,如此之功力不是經濟實力和一日速成,它需要全方位的提煉,那么既然無法速成,你又如何滿足自己的收藏意愿和讓你的投資快速升值呢?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將你的目光放在大家之作和大的拍賣活動上。
嘉德春拍書畫一路飆升
春風破寒,當大家還沉浸在對2009年藝術品拍賣市場跌宕起伏的意猶未盡時,2010年的春拍又悄然而至了。3月22日,嘉德四季第21期拍賣會在北京國際飯店圓滿收槌,作為上半年重量級的開場,嘉德這場拍賣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藏家,拍品競價高潮迭起,眾多藏家對嘉德四季表現出的熱情,給2010年的藝術品市場帶來了濃濃的暖意,最終,嘉德四季第21期總成交額突破2億大關,以2.62億元完美收槌,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以及古籍善本三個門類均創出歷史新高,為2010年的春拍季強勢開場。
其實,每年3月份嘉德四季舉辦的拍賣會都會受到業內人士的密切關注,被譽為業內風向標。有藏家表示,此次中國嘉德奉上的作品在品質和價格上非常有吸引力,而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對今年的市場走勢也抱有十足的信心。從這場拍賣會的拍品和成交額來看,今年的春季拍賣會,書畫仍是主角,火熱的書畫市場將繼續升溫。與此同時,買家也越來越理性,對于來歷出處清晰的大師真跡極為追捧,使得此類書畫作品屢創新高。
此次嘉德四季為海內外藏家甄選了逾2600件書畫作品,為歷屆四季書畫拍品最多的一次,依然涵蓋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當代書畫三大板塊,分列于七個專場中。其中,兩個主題專場——海派畫作大展風姿的“海上墨林”專題,海外回流的“‘風清墨香’扇面與書法——書齋品玩專場”,以及嘉德四季的主打項目“日本回流”書畫作品專題(共約350余件)、近現代書畫中各大名家各時期的精品均是值得關注的亮點。
“家具專題”
成春拍市場亮點
在此次嘉德四季中,首次推出了家具專題,共有約30件拍品上拍。其中,既有市場追捧的硬木類家具,又有饒具地方特色的軟木家具,其造型從大案、圓桌到小幾、方凳,品種豐富、估價適當。這無疑給喜愛家具收藏的愛好者和藏家帶來全新感受和新的收藏風向。“明代黃花梨方桌”,采用上等的海南黃花料制作,原皮殼包漿,攢芯板桌面,束腰馬蹄腿,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采用了頂牙羅鍋棖,這種設計使桌子看起來更加清秀俊朗,是一件實用性和藝術性都很高的家具。“清中期紅木拐子紋嵌大理石方桌”是標準的廣做紅木家具,牙板采用整料鏤空透雕拐子紋,每邊嵌一小塊白大理石,四只桌腿作寶劍狀,鏤空透雕,末端外撇,俗稱“香爐腿”,輕盈靈巧,罕見獨特。
這次嘉德四季的又一大亮點是由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先生發起,陳丹青、徐冰、曾梵志、劉小東、喻紅、隋建國、展望等35位一線當代藝術家的“為了海地”賑災義拍,并且作品全部無底價上拍。最終,所有作品百分百成交,共籌得善款322萬元人民幣,全部交由藝術家捐贈海地,用于震后災區重建。
其中,蔡國強捐獻作品為其典型風格代表作——《游山》(100?28cm),據他介紹:“這件作品是2007年為日本資生堂藝廊的個展《時光》所做的草圖試做,作品當中有鳥、山和水,表現了一種幻象,仿佛有種暢游山河的愜意和情趣。”最終,這幅作品以90萬元人民幣拔得該場頭籌,此外,展望《賑災石3#》拍出39萬元,隋建國《中國制造》以及陳丹青的《唐代書法帖靜物寫生》均拍出31萬元人民幣。
此次義拍讓所有喜歡當代藝術品收藏的愛好者似乎看到了曙光,因為,2009年所有收藏者都在感慨當代藝術的來去匆匆。而2010年的早春對于真正喜愛中國當代藝術品的人來說,泡沫過后或許才是收集物有所值的藏品的好機會。其實,從此次活動我們也不難看出,對于當代藝術家的書畫收藏熱開始抬頭,因為畢竟當代藝術家的書畫作品真偽容易辨別,而且市場的增值空間還是很大的。
新生保利重磅出擊
作為拍賣行業的新生力量,2010年,北京保利拍賣迎來它的第5個生日。“2010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賣會”征集工作已全面展開,目前各門類都集結了諸多珍品,僅中國書畫部分就擬推出四大專題。由于古代書畫作品所蘊涵的諸多特殊性——歷史文化的承載、特有的藝術價值和對藏家自身素養的要求等,為了建立底蘊更深厚的學術氛圍,為了加強對古代書畫的真偽辨識度,為了打造北京保利拍賣古代書畫的堅實信譽,在業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北京保利拍賣就所屬的古代書畫部進行了一輪新的改組,以加強原有古代書畫部的實力。
北京保利拍賣與保利藝術博物館還將聯袂推出“宋元明清古代書畫展”、“紀念傅抱石誕辰105周年收藏大展”、“四絕——齊白石詩書畫印精品展”、“海上升明月——海上畫派作品展”等四大展覽,將各大博物館展品、民間藏品和珍貴拍品匯聚一堂,為春拍預熱。
其中不容錯過的兩大看點是出自明代陳洪綬之手的《出處圖》和明代崔子忠的《洗象圖》。陳洪綬是明末富有革新精神和獨創風格的畫家,祖上為官宦世家,幼年早慧,詩文書法俱佳,曾隨藍瑛學畫花鳥。成年后到紹興蕺山,師從著名學者劉宗周,深受其人品學識影響。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于書法藝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驚人的。陳洪綬作書嚴循中鋒用筆之法,他深諳掌豎腕平執筆的奧秘。陳洪綬一生秉性孤傲倔強,吞恨而終。他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繪畫大師,是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陳洪綬作品的升值速度非常驚人,歷屆拍賣會上,他的作品創造了中國古代書畫拍賣的神話。崔子忠,號青蚓,萊陽人。他居于京師小巷中,凝塵滿席,杳然遺世。博通五經,詩文古雅,尤工于畫,所繪人物面目奇古,衣紋曲折起伏如鐵線,山石樹木亦造型奇特,敷色艷而古雅。董其昌稱贊他“文畫皆非近代所及”。朱彝尊(1629-1709)在文集中多次把陳洪綬與崔子忠并列,提出“南陳北崔”之說,獲得張庚、吳偉業等書畫專家的認同,明亡后相傳走入土室而死。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三宗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后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今重慶涪陵)別駕,旋遷戎州(今四川宜賓),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
本卷《砥柱銘》曾是南宋權相賈似道收藏的“黃庭堅雙璧”之一, 也是明代項元汴“止字號”藏品。此銘是寫給黃氏的門人楊皓(字明叔)的。內容寫的是唐代魏征所撰寫的《砥柱銘》,即《魏元成砥柱銘》。黃庭堅用千古經典銘文勉勵楊明叔,要能自我期許,要能在滔滔人世中,內心體道自得。為提升自我,超越前輩,意志如“砥柱”堅定剛正,作大丈夫存心志遠,胸襟豁達。此銘用外披紫毫羊毛長穎在宋代澄心堂紙上寫就,書心長9米,全長11米,前有緙絲包首,引首為明代人畫“山谷小像”,上篆書“黃文節公像”,下隸書“山谷傳”一節。后有從南宋至清代26段題跋,彌足珍貴。
“2010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賣會”之所以成為北京保利成立以來最盛大的一次拍賣,還因為有許多當代大家的作品。《荷塘月色》是張大千1934年所作,此年他36歲。就像張大千先生的山水畫一樣,荷花也是他一生不舍的繪畫題材。張大千畫荷花,由石濤、八大山人入手,抒發自己豐富的情懷。一生繪荷五六十年,經歷了先寫意,再寫實,復又寫意,水墨、彩繪并舉的藝術歷程,與他的山水人物畫一樣,荷花是他并峙的另一座高峰。他多才、勤奮、高產,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許多精品留美于世,如果將他一生所繪荷作收集到一起,并且按年代順序排列展示,那將鋪陳出一條炫人眼目的芙蓉大道。
《荷塘月色》是張大千三四十歲時候畫的最大也是非常痛快淋漓的一件繪荷作品,由丈二匹紙四開后兩張對接(46× 22厘米)而成。畫從左端開筆,一路鋪陳,花葉生姿,草石點綴,淺淺的敷色蒙在淡淡的月光里,滿世界水映云天。仿佛有風吹來,荷葉婆娑,暗香浮動。張大千畫荷一生都受著石濤、八大山人的影響,石濤畫荷豐姿溢美,八大山人畫荷神韻內斂,一個重氣,一個尚韻,假如以張大千的性格作取舍,似乎更接近前者。然而,他的高明在于涵泳兩家,故其所作往往氣韻互生,相得益彰。
荷花是張大千表現比較多的題材之一,他曾說過:“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張大千畫荷喜用濕筆,但此幅作品中他對于荷葉的表現則靈活而多變,墨荷以潑墨法畫出,然后以潑墨法體現出質地。枯荷則以淡墨快筆皴擦而出,中有飛白,然后施以赭色,枯荷質感明顯。此幅作品中畫家畫荷花以筆入畫,花朵頂尖部分以濃墨體現,花瓣中間留白,荷花飽滿而生動。花蕊以筆鋒施以紅色或墨色點出,非常生動。畫面布局張弛有度,節奏感非常明顯。其中水面部分以留白方式展現,遠處景物以淡墨繪出,朦朧感十足,層次非常明顯。此幅是尺幅巨大的橫卷,墨色與筆法變化豐富,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齊白石一直是受收藏市場追捧的畫家之一,他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凡花蟲,工而不似乃荒謬匠家之作,不工而似,名手作也。”只是簡單的幾筆,都能使人感到內中包含著無限的興趣。他開創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他還將富有農民生活氣息的民間藝術情趣融進文人畫中,此次拍賣推出的《花·果·物》,果實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畫面生機蓬勃、雅俗共賞,獨樹一格,生活氣息濃厚。冊頁創作不僅要求畫家技高一籌,且花費精力也要比創作其它形制的作品大得多,這也勢必成為此次拍賣的又一亮點。
特殊性仍是
決定價值的杠桿
一直以來,文物藝術品作為蘊涵著極高文化藝術內涵的不能再生的特殊商品存在著,這種唯一并且特殊的屬性確定了文物藝術品存世量的有限性,尤其是高檔次、高價位文物藝術品的精品更是有限的。同時,文物藝術品的特殊屬性,也使其消費對象即收藏家隊伍是有限的,這個隊伍需要高深的文化藝術的修養,和雄厚的經濟實力的支撐。
而業內人士認為,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展運行軌跡,一直是受兩個坐標運行的線路所左右。一個坐標是每年成交總額,一個坐標是文物藝術品的成交價格。成交總額這個坐標運行的線路,是隨著每年成交額多少波浪式運行發展的。文物藝術品成交價格這個坐標,是受文物藝術品包孕深厚文化內涵和不能再生的特殊屬性所決定,這個坐標運行線路以上升為主導,很難下降,只是每年上升得高一些還是低一些不同而已。當兩個坐標運行的線路在一定的高度相重疊時,拍賣的高潮就出現了。
目前從春拍市場看到的書畫收藏熱現象,其實是中國古文化保護的一種回歸體現。那么對于任何一個剛剛走入收藏市場的新人來說,冷靜最為可貴,盲目跟風和人云亦云都是不可取的。
來源:華夏時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