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當社會上的人們都滿腔熱情于某一種事情時,我總是會對于這種事情的結局產生擔憂之慮。如果我原本對此也是懷有一些熱忱的話,就會暗中提醒自己:“不要松懈了那根堅持獨立判斷而不去盲目相信他人的神經,對以前的股市,目前的房市,未來的藝術品市場,我都作如是觀。——這不是因為我自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孤傲低俗,也不是因為我有先知先覺的預言者的本領,而是愛因斯坦的那句話和著我幾十年來的生活經歷,常常會跑來教誨我:“這個世界并不簡單。”
在我的繪畫生涯中,也是如此。年少時我也并不輕狂,僅僅是由于內心一種不可抗拒的召喚,懵懵懂懂地走上了一條再現自己眼中所見腦中所感的作畫之路。凡俗世界的純真清新和奇異明麗,向我展示出它們難以名狀的魅力,任何真實的感受,記錄,再現,都不能盡其魅力之萬一。從寫實的訓練開始,我就始終忠誠于自己的眼睛,總是想竭盡手法的可能來準確無誤地描繪自己所見到的一切景象,引以為滿足。然而,年事的增長,閱歷的深廣,使我漸漸懂得:這個世界并不簡單。一位搞攝影的朋友無意間說的一句話:“我要拍出那些人們的肉眼所看不到的東西來”,使我似乎醒悟:在我們這個多彩競呈的具象世界的背后,還蘊藏著一個更加意蘊豐沛靈動詭譎的非具象情境,于是,一個滿含誘惑的想法自然地產生了:如何在這個具象的世界里傳達出那些人們的肉眼所看不到的東西來”。使得我似乎醒悟:在我們這個多彩競的具象世界的背后,還蘊藏著一個更加意蘊豐沛靈動詭譎的非具象情境,于是,一個滿含誘惑的想法自然的產生了:如何在這個具象的世界傳達出那種非具象的存在,來更加完美地表現自己意念中的感受?探索的路標一經明確,自己某些作品的意象和靈感就紛至沓來了。確實,當時的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社會的承認,親友的稱譽也隨然而至,但是,那句“這個世界并不簡單”的話也跑來了,——不久之后的我,就陷入一種新的困惑和矛盾:是不斷重拾自己某些已然成熟的藝術感知,復制自我去換取市場的喜愛?還是像掙脫枷鎖一樣地拋棄慣例的創作手法,去尋找一種能夠更為傳神巧妙不同尋常地展示自我內心世界的表現形式,而今邁步從頭越?
是的,對于藝術,我敬佩《伊甸園之門》里的一句話:“超越貝多芬,然后把這個消息告訴柴可夫斯基。”——我的理解:藝術道路的停滯不進時,就是藝術生命的衰亡乃至滅絕之日。但是,雖然明理如此,而要自己身體力行地跨越各種障礙來實踐此理,還真需要一個艱難甚至漫長的過程??!——這大概也是一種“這個世界并不簡單”吧
萬幸的是,我還能常常憶起愛因斯坦緊接著上面那句話的后半句來:“這個世界也并不歹毒”,于是,鼓勵自己悄然前行的信心和勇氣也就暗暗地增長些了。……遠方的燈塔不僅能給我這個黑夜航行的人指明方向,而且,也會帶來些許的溫暖吧?!
張復利
2010年1月7日于浦東世紀公園畫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