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訊 2010年3月20日上午10時,《著名畫家常道先生中國畫展》在北京意筆畫廊舉辦。

常道 ,本名王秉復,號天法生、北郭處士。1936年生于天津,196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中國畫高級講師。作有國畫集《陶俑-古墓里的活人》,此畫集以陶俑為素材,真實的表現了中國古代人物的形象及服飾。曾為英文版韓文版中國神話《三國演義》、《金瓶梅》繪插圖共百余幅,為《聊齋志異》繪插圖百余幅。還為《世說新語》作插圖三百余幅,記錄了漢末、三國、及兩晉二百年間的人物故事。
人物畫早年曾去敦煌莫高窟和山西的永樂宮臨摹古代壁畫,白描學晚清畫家任渭長,寫意畫從晚清畫家任伯年入手,中年后專心研習齊白石,創作多取材于中國古典詩詞,文章,人物典故及京劇人物。山水畫早年臨摹清代畫家石濤以及明代畫家沈周,中年后師法近代畫家黃賓虹,齊白石,并堅持常年寫生,足跡遍及全國各地。
常道先生作畫并非為寫而寫,為畫而畫,寫畫已成為他的生活習慣,自然而然,毫無牽強,他把作畫的經驗總結為十個字:“陰陽相生,筆筆相生,不齊”,真能知其分量者,才知到是最切實,最精準繪畫法則,無論山水,花鳥或是人物走獸,甚至寫字、制印都無異于此。
早年在人物畫上常道先生用功最多,一門深入,觸類旁通。心安理得。先生以授課為樂,把授課作為思想傳播最核心的方式,所以至今依然開課,他說“因授課而畫道相承,我的生命就一直會延續下去”,他的畫實際就是一部教科書,凡閱讀者皆有所得,有得于筆墨者,有得于法則者,有得于規矩者,因諸法完備,必受大益。
常道先生在《中國畫研究·畫家專輯》中是第二次被介紹,《中國畫研究·畫家專輯》也是首次為介紹過的畫家舉辦個人畫展,常道先生是我們敬重的老畫家之一,這次展覽內容豐富,從中國畫寫生、人物、山水和花鳥創作都有,我們期望本次展覽對常道先生的多年來的藝術成就和近年創作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和全方位展示。
此次畫展是常道先生歷年經典代表之作,作品落筆有神、栩栩如生,技術爐火純青,為不可多得的畫作精品。(韓淑賢/人民視線)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