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初想有個鼻煙壺,是因為在雜志上看到一位藏家收藏了數萬個鼻煙壺,感觸頗深。他的鼻煙壺涉及瓷器、玉器、珊瑚、松石、琥珀、水晶等等,透過鼻煙壺這扇窗,從而了解了很多材質和制作工藝,可謂觸類旁通,獲益匪淺。 2006年秋天我到山西太原出差,擠出時間逛古玩城。很快我被一個清代套料鼻煙壺吸引住了。它古樸又不失晶瑩,上面的荷塘紋飾更是色澤鮮艷,栩栩如生。只可惜店門緊鎖,主人沒在。 第二天上午我再次來到古玩城,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店主正端坐在堂內。一聊天才知道,店主本是半個北京人,祖籍在山西,又娶了山西老婆,所以在這里開個古玩店。這只鼻煙壺是早些年他父親在北京收的,雖然缺個蓋,但是品相好,是老貨。和北京老鄉越聊越投緣,除了店主開價1萬多元的價格,其他說什么都覺得能接受。我猜賣家一定看出我志在必得,所以咬住價格。為了還價方便,我假意再逛逛,隨后就出了門。閑逛了半個小時我再回來時,店主居然大門緊鎖,旁邊店的人告訴我,他回家吃飯去了,要兩三點才回來。為了趕飛機,我只得悻悻地走了。 回京后,我搜索各種關于鼻煙壺的信息,并在一家大拍賣行的成交紀錄里,找到一個十分相似的鼻煙壺。從各個角度看,那個套料的鼻煙壺是件精品。某一天,電視新聞報道,鼻煙并非鴉片,吸鼻煙不但可以醒腦提神,還能治療鼻炎。老鼻煙的配方已經失傳,北京前門一家老店僅存最后一點老鼻煙,500塊錢一斤。等我趕到時,發現不少人都看了新聞在這家店門口排大隊,我剛好把最后的一斤多全買了。鼻煙都買好了,就差鼻煙壺了。于是,我日夜禱告,不管價錢是多少,這鼻煙壺一定待在那小店里乖乖地等我去買。 過年放假我再也等不及了,春運期間火車票不好買,45分鐘的航程我買了個頭等艙才順利登機。下了飛機就直奔那個古玩店。可店家又沒開門,好在那只鼻煙壺還在,我也不端架子了,照著店門上留的電話撥通店主的手機。原來店主一家到北京過年去了。我一聽差點沒暈過去。 后來和店主建立了網上的聯系,我最終通過匯款快遞得到跑了三趟的鼻煙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