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象耳瓶 在拍賣會和古玩市場上,明清官窯瓷器因量稀物美廣受追捧而價格昂貴,不少普通投資者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專業人士建議,不妨把目光投向民窯精品瓷器上。從近年來的拍賣會上可以看到,民窯瓷尤其是精品瓷器有逐漸升溫的趨勢,民窯瓷由于存世量相對較多,目前的價格低廉,未來的增值空間很大,可望成為廣大投資收藏者的最佳投資對象。 清三代民窯瓷最受青睞 國內的瓷器市場上素來有“北方彩、南青花”一說,即彩瓷在北方受歡迎,而南方人素來喜歡青花瓷。 據了解,清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的民窯瓷器尤其制作精美,正逐漸成為拍賣市場上的熱點,甚至大有超越官窯瓷器的趨勢。此時期的民窯青花瓷由于沒有各種規制的束縛,呈現造型多樣、題材豐富、風格自由的特點,繪圖題材則以山水人物花鳥為主,畫法生動,構圖精美,文人色彩濃厚,呈現出獨特的魅力。有些民窯青花瓷在胎、釉制作的精細程度上與官窯瓷器相差無幾,在紋飾等方面甚至還超過了官窯瓷器。此類民窯瓷器價格比較適宜,理應受到藏家的特別關注。 民窯精品瓷投資潛力大 明清時期是民窯瓷器生產非常繁榮的時期,有很多造型優美、釉色晶瑩、紋飾精致的精品瓷器,其市場價值和收藏潛力正日益顯現。在廣州藝拍公司最近結束的拍賣會上,一件清康熙的民窯八美圖觀音瓶以121萬元的高價成交,而該件觀音瓶則是委托人以6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剛從香港買回來的,不到半年時間,就幾乎翻了一倍。 “現在很多官窯瓷器一入藏家囊中,就很少露面,拍場上的官窯瓷器日益少見,價格也持續走高,投資收藏者不得不把目光轉到民窯瓷器上來,而其中的精品民窯瓷器最受藏家青睞。”廣州藝拍瓷器部經理沈貴說,“從我公司瓷器類拍品的比例構成看,民窯瓷器特別是清三代的民窯精品瓷器的比例上升較快。一般一場大型拍賣會上,官窯瓷器約有30到50件,民窯精品瓷器則達到上百件,民窯精品瓷器已經成為受客戶歡迎的主流品種。” 投資小貼士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廣州文物總店鑒定專家曾土金認為:在收藏民窯瓷器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紋飾圖案的選擇,一般而言,人物為先,山水和花鳥為其次。在器型的選擇上應靈活把握,陳設藝術器最好,文房和禮器供器也不錯,碗、罐、盤等最末。廣東藏家們通常比較喜歡選擇小件立件器物,粉彩瓷以及斗彩瓷等色彩艷麗、造型獨特的小件瓷器尤其適合藏家日常把玩。藏家應調整自己的投資理念,注重其中有特色、有個性的品種,在專題系列收藏上作文章,成功性更大。具體到每件瓷器,只要是制作精美、品相完好、寓意吉祥的精品民窯瓷,都是重點投資收藏的對象。 清雍正花鳥紋盤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