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朋友在網上見過很多羅國正先生的作品,卻少見他的國畫作品。這里就先從他的國畫新作《閑情坐虎釣江湖》(見附圖)談起。由于我們才疏學淺,這里只作拋磚引玉,若評談不當,請大家批評指正。
首先,從畫面看,有只大老虎,這只虎畫得悠閑而有威。作為迎虎年的畫作,已經進入主題。虎是最兇猛的野獸,有人稱它為“森林之王、百獸之王”。若老虎獸性發作時,無論人或其它動物遇到它都是非常危險的。可是兇猛的老虎被一個悠閑自得的老翁坐著,一手拿著葫蘆飲酒解渴,一手拿著釣魚竿在垂釣。畫中的老翁使人浮想聯翩:是神仙?還是隱士?是世外高人,還是像姜太公那樣偉大的謀略家?……,按史書記載,當年姜太公垂釣,都沒有這畫中人物這樣瀟灑,這肯定是得道高人,代表著智慧、代表著人性。
我們是這樣想的:高人坐虎,就是象征著人性戰勝了獸性,智慧打敗了愚昧,文明克制了野蠻。
人們都知道江湖風浪多。按中國人的理解:江湖上,是最充分顯現正道與邪惡的激斗,到處都展現著人性與獸性的搏殺、理智與野蠻的較量,是定力與欲念多層次的滾打。如果沒有本領又貪婪,就會象上鉤的魚,成為餐桌上的佳肴。這可能是畫面上長長的釣魚竿的提示。畫面的背景是風云密布、狼煙四起,更襯托出這位老翁能悠然自得地坐虎,垂釣于大江大湖之上,不為風云所動,這樣的定力,肯定是高人。如此等等,我們認為這都是作者給讀畫者的信息和提示。
另外,從畫面的構圖和用筆上,我們也可以知道其思維之精密和書法的功力。
我們知道羅國正先生很少畫中國畫,為什么他畫得這樣好呢?我們記得曾經問過羅國正先生:“您畫中國畫有什么心得呢?”他答:“首先多練毛筆字,然后,有感覺時,就大膽畫,多參考一些名畫作品里的用筆。”
下面點評羅國正先生書法作品《虎》。這幅作品是用孔雀毛筆一氣呵成的(請看附圖),創作這幅作品有很大的難度:首先能用好孔雀毛筆必須要有很高深的書法功力,這已經是一般書法愛好者難以達到的境界;第二,這幅作品明顯是書法作品中寫得很標準的“虎”字,識字的人,一看就清晰地知道是嚴格按書法的法度寫出來,而不是畫畫那樣畫出來的;同時,又非常象圖畫中的虎,達到了以字入畫的境界;第三,細看,這個“虎”字,隱隱約約是由一條龍組成,與旁邊的題字:“虎嘯龍吟迎新年”相呼應;第四,這作品是在瞬間內(約三秒鐘)只用了一筆,一氣呵成,也令在旁觀者感到虎嘯龍吟之勢,真可謂動筆感天地、風云驟起,氣場很大。雖然在場的人都知道羅國正先生是孔雀毛書法體系的創始人,帶有敬仰的心情,但能親臨現場,觀看他寫的“虎”字的震撼效果,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觀眾感到全身象通電,所有的經脈剎那間被強大的氣場節節貫通,個個的面容頓時發亮;第五,最難得的是,這“虎”字給人很強烈的感覺,是作揖迎善客、虎威驅邪惡,能夠寫出這樣的效果,使人有高深莫測的感覺。
我們記得幾年前,曾經有過幾十個書法界的老前輩,觀看了羅國正先生用孔雀毛筆寫字后,很多書法家也反復試寫,不能成功。羅國正先生又多次在他們面前示范,他們再反復寫,都無法寫出好效果。很多外國人看了羅國正先生創作作品后,都說這是東方的神秘藝術。中國多個修煉道家功夫的高手,見到羅國正先生用孔雀毛一筆揮出一條龍時說:這是中國最吉祥、最有力量的“符”。很多修佛法的高僧都收藏了羅國正先生的作品。
其實,羅國正先生在藝術上遠遠不止以上的成就,用水瓜殼繪畫,一筆就可以畫出一個穿著彩裙在跳舞的美女;用椰棕筆可一筆就畫出一頭奔跑的牛等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更應一提的是,羅國正先生在哲學、氣功方面的成就更大,有興趣者可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這都是構成他藝術作品魅力的重要因素。
我們相信,讀者認真欣賞羅國正先生的作品后,會有更多的感受,并非我們可以用三言兩語可以完全表達出來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