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童年難以割舍的懷舊情結,使近年來小人書以高端收藏品的身份重回人們視野。這不,自從前些日子看到本報轉載的“1959年1版全套64冊《三國演義》連環畫賣到20萬元”的消息后,昨日一早,市民羅老伯就撥打本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77,稱他也想將自己珍藏的幾套“小人書”拿出來“曬曬”,并希望通過本報打聽這幾套“寶貝”的“身價”。
上午10點多,記者剛進羅老伯的家,就被他急忙拉著進了書房,迫不及待地向記者一一展示書柜上那碼放得整整齊齊的100多本小人書,雖然有些書已略微發黃,但記者看到本本都保存完好,幾乎沒有任何褶皺和損壞。
“我們這代人,是看著小人書長大的!”今年66歲的羅老伯小心翼翼撫摸著這些“寶貝”,自打8歲那年他第一次在路邊書攤上看到一本《孫悟空大鬧天宮》后,就開始迷上了小人書。“雖然當時每本只賣一角錢,但還是買不起,只能去書店租著看,一分錢看一本。”
“因為是兒時的愛好,所以一直保留至今。”羅老伯收藏的100多本各種小人書中,有四套是全套:1979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共48冊)、1983年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水滸》(共30冊)、198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岳飛全傳》(共15冊),以及1981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十六計》(6冊)。
“那時和現在不一樣,一套書不是一起賣的,是一冊出了后再隔段時間出第二冊,且出書的間隔也不一定。所以我幾乎天天都去新華書店問。前前后后快3年才收齊這四套。”
聽說現在有些“小人書”升值幾千甚至上萬倍,羅老伯希望借助本報,能打聽到如今他手上這些寶貝的“身價”。“不是為了賣個好價錢,只是想了解一下自己珍藏的這些書的價值,也好給子孫日后留個紀念!”
【相關新聞】
如何鑒別小人書收藏價值
昨日,記者走訪了貴陽部分連環畫收藏玩家和古玩市場,同時根據網上各相關網站對鑒定連環畫價值的一些經驗、方法,總結整理出幾方面的內容:
一、看出版年代。愈早期的作品,存世的機會愈少,也就愈顯珍貴。
二、看繪畫技巧。繪畫精細,手法嫻熟的連環畫,最受藏者器重。
三、看故事內容。連環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歷史、文學藝術等無所不含。但一些已不可能再版的作品連環畫,升值空間較大。
四、看何種開本。連環畫有64開、48開、32開、24開、16開等幾十種開本,48開以上版本的連環畫,絕大部分發行量較小,有的甚至只發行了一千冊,非常難覓,必然珍稀。
五、看能否成套。成套的連環畫有不少是陸續出版的,因印量和發行區域不是很均衡,往往造成各地此少彼多或彼少此多,甚至連出版地都奇缺。
六、看印刷數量。印數多,也就意味著留世的多,故價值不會很高。反之,則搶手。
七、看品相新舊。連環畫歷經坎坷,幸存下來的有相當一部分已是不同程度的殘損、涂抹、霉變等。所以,同樣的書,品相新的要比舊書價值高出幾倍以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