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網上看到一個報道稱,第八屆西班牙ARCO博覽會銷售比預期的要好,這與策展人黃篤看到的有些不同。此前,黃篤應邀參加ARCO博覽會中的一個論壇,他表示,博覽會規模還是跟以往一樣大,但是展出的作品很少,也沒有看到藝術大師或者明星藝術家的作品,多是一些“二線”藝術家或者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如果說藝博會的負責人說這次銷售額很好的話,我想也是在鼓舞士氣。全球金融風暴并沒有過去,而希臘的債務危機又讓整個歐洲經濟籠罩在陰霾之中。我想在這種情況下,歐美藝術市場勢必會受到一些影響。據說,歐美公眾對藝術市場比較悲觀,據了解韓國和日本的藝術市場也不是很好,但是這并不能阻止藝術發展的進程,就像中國的藝術市場一樣,相反去年的展覽總量似乎并沒少多少,只不過大家多了一些冷靜。
我沒有做過詳細的調查,但是在與一些國內規模較大的畫廊、機構或者藝術家的交流中發現,當代藝術市場一直比較活躍。不過,由于現在的買家大部分并不十分了解當代藝術,因此他們基本還是鎖定寫實繪畫與寫實雕塑,其次是攝影,極少數有經驗、交過“學費”的收藏家還會喜歡裝置藝術。同時,唯美的、有點知名度的作品,或者是年輕人的作品,比較被市場接受,這些作品基本上是被買去凸顯收藏家的藝術品位的,還沒有進入到收藏的層面。
當然,從去年的拍賣市場看,現在的買家或者炒家開始關注近現代書畫或者古董,我的一位好友一直關注和撰寫當代藝術市場的文章,他表示,目前當代藝術的炒作熱潮已經過去了,“熱錢”開始關注近現代藝術。我想這也沒什么,喜歡當代藝術的人,也可以喜歡經典或者傳統藝術。此前,當代藝術市場好的時候,也有很多炒作的成分。
其實,不管是藝術家的創作還是市場,我認為在今年都會有很大的發展。由于金融風暴的原因,已經冷靜的藝術不可能馬上熱鬧起來,如同人生病了需要調養,鍛煉身體和吃藥也是必須的,藝術市場也一樣,也需要藝術家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和更多國內收藏家的關注。
目前,中國當代藝術在經歷挫折后,基本與西方當代藝術一起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以前我們是跟著西方“走”,那時是有參照的,如今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