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其東,畫家。男,1960年生,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人,亦名啟東、奇東。字翔宇,號墨佛居士。先后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要工畫佛、達摩、鍾馗等,并為諸多先賢圣哲及神話傳說人物等造像,被世人稱為“活達摩”、“劉鍾馗”。現(xiàn)任中國書畫藝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美術藝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國畫家協(xié)會理事等職。
劉其東筆下的古典人物——鐘馗、達摩、關羽等形象,都在“似與不似”中確立了意象的選擇,表現(xiàn)出明顯地以“意”寫“象”的特點。在形神兼?zhèn)渲校\用中國水墨的書寫方式——點、線結合,墨、色結合,在干、濕、濃、淡的墨色和筆意的變化中,體現(xiàn)出特有的水墨韻致;在用筆中,亦可看出畫家對陳老蓮、任伯年等傳統(tǒng)的繼承關系,他的作品因而既灑脫、酣暢,又高古、優(yōu)雅。
像《鐘馗》、《達摩》、《無量壽佛》、《關羽》、《老子》、《八仙》、《竹林七賢》等古典人物,在其東筆下已凝結為水墨符號,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正義、智慧、吉祥的象征。在藝術處理中,畫家的線鉤勒,以長線、短線結合,并以傳統(tǒng)描法中引伸出具有個性的筆法,波折有序,筆墨齊下,一氣呵成,上下呼應;特別是人物輪廓線的運用,是極具功力的。譬如背部的一根長線,從頭部到腳下,其間一波三折、頓挫變化,豐富多祥,卻又統(tǒng)一完整;以結構運用墨色,與線緊密呼應,在看似不經(jīng)意之間,干、濕、濃、淡之中,體現(xiàn)著畫家對墨法、水法,乃至筆法的嫻熟運用,使作品呈現(xiàn)了一片渾然境界,傳達出特定神韻。

劉其東謹遵傳統(tǒng)畫理,去展開他的藝術,并在其中充份展示個性,而且以“致廣大盡精微”的原則,去處理畫面:如達摩的面部,用筆細致,以小寫意手法寫之,卻十分傳神,須發(fā)等則取其意寫就,使畫面的局部與整體諧調(diào)統(tǒng)一,而身體其它部分,則是以大寫意手法處理,筆墨淋漓,不拘小節(jié),墨色中極注意層次與韻致的表達,在干、濕、濃、淡中,見出開、闔、聚、散的法則,使畫面產(chǎn)生流暢、和諧的視覺效果。
劉其東作品及簡歷載入《中國歷代書法作品集》、《當代中國畫名家寶鑒》、《中國美術選集》、《世界美術大典》等數(shù)百部典集。作品被少林寺、普救寺、翰墨園、張大千紀念館等多家機構收藏或刻碑。作品被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港澳臺等3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藝術團體機構收藏及國家領導人朱鎔基、李瑞環(huán)等收藏或題辭。曾被《中國書畫研究》、香港《藝術中國報》、《中國書畫報》、《當代書畫家》、《書畫家》等多家報刊、雜志及中央電視臺(五套)專題報道。出版有《劉其東人物畫集》等多部專集。
部分獲獎及藝術經(jīng)歷:
1991年至今多次參加中國文化部、中國文聯(lián)、中國書協(xié)、中國美協(xié)及國際文化交流展并有獲金銀銅獎等。
1998年被中國文聯(lián)及國際文化藝術組織等授予“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九八全國百杰書畫家”、“當代實力派國畫家”、“國際銀獎藝術家”、“世界銅獎藝術家”、“世界華人杰出藝術家”、“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等稱號。
2007年11月、秦皇島,舉辦“畫佛專家劉其東先生個人作品展”;
2008年11月,秦皇島,舉辦“畫佛專家劉其東先生個人作品展”;
2009年11月,香港大會堂展覽館,作品《達摩祖師悟道圖》在“相約湘江”第五屆中國畫(人物畫)交流展中獲銅獎。
部分作品選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