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徐發科在開發“天目大峽谷”的同時,萌生了收藏昌化雞血石的念頭,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如今已擁有700余件藏品
走進寶山賓館商場部的昌化雞血石專賣店,滿目鮮紅艷麗、晶瑩剔透的雞血石展品令人眼花繚亂,著名藝術家韓天衡和汪家芳題寫的書法條幅歷歷醒目,令人頓生瑰麗、典雅的感覺。
雞血石店又名“艷石軒”,主人是寶山友誼街道的徐發科。徐發科收集的雞血石有印章、掛件、手把件、雕件、原石等,林林總總700余件。其中重2000克的雕件“春山訪友”、重2500克的“松鶴延年”、重1500克的“降龍羅漢”等,件件精美絕倫,一塊重達500余公斤的雞血原石,極為罕見,這些雕件與原石的價值均在百萬元以上,可謂“艷石軒”的鎮館之寶。
與石結下不解之緣
十余年前,浙江興起民間建設旅游景點,徐發科果斷投資開發臨安一座巨石嶙峋、長達數公里的險峻峽谷,寶鋼集團前董事長黎明在1999年10月欣然揮毫題名“天目石谷”。同年,該景點以其獨特景觀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因石谷屬天目山系,2008年取名為“天目大峽谷”。如今,峽谷早已蜚聲江南,作為景區董事長的徐發科,更與峽谷中的每一塊巨石結下了不解之緣。2000年初,徐發科萌生了收藏六大“國石”之一的臨安地區昌化雞血石的念頭,此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在他眼里,峽谷巨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而雞血石則是石中精品,跟瑪瑙、翡翠、鉆石一樣珍貴,是收藏界公認的“印石皇后”。
50元變成8萬元
徐發科最初結識雞血石源于別人向他借錢,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有個昌化人因缺錢用,經朋友介紹,向徐發科借了50元,保證月內歸還,并拿出一方雞血石作抵押,說至少可值幾百元。可是借出的錢過了三四年仍沒歸還,也未取回雞血石,徐發科以為上當了,便請教臨安礦產局專家,經鑒定此石確為雞血石,價值約千元。十年前,徐發科陪同滬上幾位知名畫家去臨安考察,他們提示雞血石的資源越來越少,升值潛力大,勸他趁早收藏,之后徐發科便十分留意,看到喜歡的雞血石就買下,寶物也便日漸增多。時至今日,二十多年前那位始終沒露面的借款人“抵押”的雞血石價值已升至8萬元。
該出手時果斷出手
通過多年的鉆研,徐發科對收藏與研究雞血石頗有心得。他說,中國雞血石開采已有2000多年歷史,但產地只有浙江昌化和內蒙古赤峰兩處,均在深山中獨眠了上億年,由于長期開采,存量極為稀少幾近枯竭。雞血石以含“血”量多少、血色鮮艷度、質地硬度與透明度為品位高低的主要依據。血色達到鮮、凝、厚者為佳,含血達30%為上品,達70%為珍品,全紅通靈則稱為“大紅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極品。
徐發科走遍了臨安的山山水水,為獲得上品的雞血石,常常“該出手時就出手”。北京奧運會前,他偶爾覓見一件奇異的雞血石雕件,以50萬元現金買進,在奧運會開幕之際,請著名書法美術家、上海寶山畫院院長蔣英堅題寫了“民族盛事,奧運中國”八個字,更顯精美、高雅、多姿。
如今,無論是天目峽谷的巨石還是精巧艷麗的雞血石,都成了徐發科的心愛之物,陸游的詩句“石不能言最可人”使他感悟頗深。徐發科深信愛石賞石可以陶冶情性,是熱愛自然、熱愛人生的表現。人移情于石,思想境界即可攀上更加秀美的高峰,賞石勵志,是人生一大趣事樂事!
“我現在正在四處尋找理想中的雞血原石,醞釀制作與上海世博會相關的精品雕件,以期紀念這一中華歷史上的盛事”,“艷石軒”的主人———躊躇滿志的徐發科如是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