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朝山廟巖畫需借助梯子 昨日,記者從普洱市文物管理所獲悉,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發現3處巖畫,共有84個可以識別的人物和動物圖案,初步推斷巖畫距今約2500年歷史,是目前普洱市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巖畫。但是現在,巖畫正面臨遭受破壞的可能,目前,當地相關部門正準備申報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期進一步保護和研究。 散布于懸崖絕壁上 據介紹,巖畫位于墨江縣城西北方向100余公里的新撫鄉,巖畫群自北向南,呈一線散布于新塘村、平掌村海拔1400米至1900米之間人跡罕至的懸崖之上。 其中,雞卦石巖畫面積約4平方米,用白色礦物顏料繪成,全部由35個人物,兩個動物組成,前方為百米懸崖,地勢險要;朝山廟巖畫面積約20平方米,用紅色礦物顏料繪成,目前可以辨認的圖案有15 個,人物13個,動物兩個; 彭炳文倉房巖畫面積約為16平方米,用紅色的礦物顏料繪成,由32個圖案組成,人物30個,動物兩個。 “3處巖畫共發現84個可以識別圖案(有20余個比較模糊),在我省近年新發現的巖畫中實屬罕見。”普洱市文物管理所所長湯新華評價,巖畫的時代特征十分相近,在所有圖案中,沒有出現服飾、兵器或其他物品,稚拙、質樸、簡約的藝術特征令人驚嘆不已。”

巖畫上的神秘人形圖案
巖畫文化內涵濃厚
據介紹,3處巖畫形象地表現了古代原始氏族部落天體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
其中,雞卦石巖畫的內容主要是古人類狩獵、祭日、舞蹈等生活場景,人物動態造型以及野羊的圖像及數個抽象符號,多數圖案生動地表現了遠古人類雙臂彎曲上舉,五指張開,雙腿彎曲下蹲,正在舞蹈。“而一些圖案則顯得十分特殊,比如有兩個圖案表現的則仿佛是一個人靈魂出竅了,又像是一位通靈的巫師正在作法,又仿佛是要表現一個豎排的人群,顯得詭異而神秘。”湯新華說。
而朝山廟巖畫分為上下兩部分,石壁風化后剝落嚴重,在目前可以辨認的圖案中,可以看出在進行祭祀。“這里面有兩個圖案很有價值,一個是位于石壁中部的一個正身人,從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六只手臂,可能是作者想表現一個縱隊的隊形;另一個則是一個表現女性的圖案,這一特征表明,繪制巖畫的遠古先民已經能夠表現不同性別的人了。”
據了解,彭炳文倉房巖畫內容反映得最多的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而最有意思的則出現了多處反映祭日內容的圖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