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年前與一幫友人去參觀一個藝術展,被那些用石磚雕刻的佛像所深深吸引。質地細密堅硬的古磚在磚雕藝人的手下將佛教人物的端莊、慈祥與圣潔,以及佛像身后的背光、座下的蓮花、拱衛著的祥云等展示得瑰麗而又神秘,觀之令人心馳神往,直想請一尊回去供奉。
自那以后知道了古磚的好處與妙用,便想著什么時候自己也能尋覓一塊,請高手雕刻一尊佛像,請回供奉瞻仰,既高雅又怡情養性。這一愿望被摯友們得知后,便先后有三兩位好友,為我從鄉間搜尋來數塊秦磚。我所收藏的秦磚共三塊,全部來自兵馬俑的故鄉——臨潼。其中一塊長近一尺半,寬近半尺,厚度兩寸多,重達三四十斤,品相十分完好,底面平展如砥,周身的邊線直挺而硬朗,仿佛利刃裁過一般。整個磚身無論是重量、體積還是線條都給人一種敦厚的大氣、實在及威壓之感。在這塊品相完好的秦磚身上寄托著友人對我深深的情誼。數年前,友人頂著烈日,淌著汗水將這塊秦磚搬放到我車上的情景令人難忘。
其余的兩塊,比之這塊尺寸略小,但質量、氣息和所傳遞的信息卻并無二致。從它們身上我明白了秦磚的尺寸與規格不只限于一種。但無論尺寸大小,它們所承載的那種秦人雄霸天下的力量之感與睥睨群雄的威武之勢卻是相同的。
聽一位內行朋友講,秦磚之所以重量很大,除燒制前要求土質細致堅密外,更重要的是內部還摻有鐵沙和鉛粉。這就是秦磚,我想也只有懷有雄圖天下遠大抱負的秦王嬴政和質樸穩重的秦人才可燒制出這種樸實無華而又質量上乘的陶磚!
然而,擁有了秦磚后的數年間,我所仰慕的佛像卻始終未能雕刻成。原因有二,一是生活中我始終未能碰到精通石刻的高手;二是后來隨著閱歷的增長,我對佛更加敬重,生怕自己因敬仰而冒犯。故數年過去了,雕磚的事便也一直擱淺著。近日,忽就又想起了這幾塊秦磚。我想這些秦磚雖好,是秦代歷史文化的見證與載體,但上面沒有紋飾,終還是缺少觀賞性。那么,何以彌補呢?若是請文化名人或翰墨高手在上面題寫點睛提神之語,既不破壞秦磚的原貌,又可增其文化內涵,該有多好!
拿定主意后,我于一休息日搬出收藏了數年的三塊秦磚,剝去包裹之繩紙,拿著鏟刀與毛刷,把秦磚上污染的黃土泥灰徹底進行了清洗打理,寬厚的磚面便露出了犁耙耙過細土般平展而細膩的肌理。三塊秦磚被一一洗凈后,我的想法也更為清晰了——由賈平凹題磚。一則,他平日喜愛鼓弄秦磚漢瓦,又生活在我們身邊;二則,他名聲最響,是陜西的文化符號;三則,他文思奇妙,往往雖只言片語,卻富含哲理,顯萬千氣象。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我又犯了難,平凹與我雖然相識,但自感交情不深。傳說他如今一字抵萬金,他是否肯動筆奉送筆墨呢?我猶豫了。一天,我將自己的想法和平日交好且與平凹關系不錯的一位同道談了,他很樂于成全我,答應幫我說說。
幾天后,同道告訴我,平凹答應試著寫一塊,只是書寫文字,內容由我自己擬定。題什么內容呢?在秦磚上書寫,得與秦磚的特性與意境有關聯,經過一番構思,我草擬了“大秦之基”、“尚古為美”、“固本強基”三個內容請平凹參考。幾天后,適逢己丑立冬日,又正逢周末,按照預約好的時間,我便親自攜帶特意為平凹準備的美酒一瓶,驅車送同道和那塊品相最好、尺寸最大的秦磚到平凹住所樓下,由同道抱磚上樓,我在車中靜候……
我在車上不大一會兒,同道就抱著已留有平凹墨寶的秦磚回來了。我放眼一看,只見“秦磚,尚古美,己丑、平凹”三行拙樸而靜穆的平凹墨跡已躍然于平展如砥的磚面之上。平凹不但欣然題磚,而且還主動題加了“秦磚”二字,足見我這塊秦磚特征的顯明和平凹眼力的獨到。
拿回留有平凹墨寶的秦磚后,我在欣喜之余對其文字的簡約及書法的非凡功力亦更為敬佩。“尚古美”比之“尚古為美”雖少一字,而寓意更為豐富深遠。另外,在秦磚上寫字,不同于紙上書寫,首先是磚體不吸墨,其次是走筆有障礙,最難駕馭,若功夫不到家,就會露丑、露怯。聽同仁講,平凹面對這塊秦磚,書寫得極為輕松,只略一思索,即沉穩瀟灑地在磚上落下了那三行大氣沉雄又顧盼有姿的賈式書法。
至此,這塊從兩千多年前的秦代一路走來,帶著秦文化的雄健氣息,又經當代文壇才子賈平凹題字的秦磚,便成了我眾多收藏品中的獨特一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