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40余萬件國家文物換了新“家”。記者從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文物交接儀式上獲悉,國家文物局將其所屬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代管的約40萬件文物調(diào)撥中國國家博物館。至此,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數(shù)量達到105萬件。
這批移交的文物為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代國家文物局保管的“文留”文物和一般文物,包括佛像2萬余件,玉器8萬件,瓷器20余萬件,另有書畫、雜項等約10萬件,共約40萬件,其中部分為國家一、二級文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介紹,國家博物館自1912年建館以來,有過三次較大規(guī)模的接收入藏文物。第一次是在1912年7月,新館成立之初,接收國學舊有的禮器、書版、石刻等重要文物近6萬件。第二次是新中國成立后,1959年2月,經(jīng)黨中央批準,先后調(diào)用和借用文物3萬余件。此次約40萬件文物入藏國家博物館是第三次,也是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