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過去的2009年秋拍,我們似乎又看到了2006年的繁盛景象,很多拍賣公司的圖冊就多達二十幾本。同時,2009年也是中國拍賣市場上藝術(shù)品創(chuàng)造天價的一年,各路拍品頻頻飆出高價,拍賣現(xiàn)場的人們似乎忘記了金融危機的寒流,瘋狂叫價,僅單件過億元的拍品就達到了4件。
隨著年度十大天價拍品座次排定,人們發(fā)現(xiàn),十大拍品中,至少有一半被證實是被上海新理益公司董事長劉益謙、臺灣著名藏家林百里以及一位不知其名的山西買家等幾位華人超級買家拍去的。眾多天價的出現(xiàn),某種程度上也歸功于他們的爭搶。
No.1 [明]
吳彬《十八應真圖卷》
成交價:1億6912萬元
拍賣場次:北京保利2009秋季拍賣
“應真”即佛教中的“羅漢”,吳彬一生中多次畫過此題材,但此卷《十八應真圖》在構(gòu)思上最為“奇絕”。羅漢或坐于石床,或立于水上,或駕乘怪獸,或相互清談,吳彬著力于敘事情節(jié)的表現(xiàn),并使每一位羅漢都各具特色。縱觀人物在造型上的處理,吳彬?qū)⒕€條的運用置于首位,與其他人物畫的線條有著較大的不同,是吳彬?qū)τ诜鸾探?jīng)典的深刻理解,進而詮釋教義的主動選擇。吳彬作品本來傳世就少,且卷中鈐乾隆諸璽并行書題跋,正可謂“寶笈之寶”。(圖1)
>>事件回放:2009年11月22日凌晨兩點,北京保利拍賣夜場達到了癲狂。這件中國畫拍前公布的估價僅僅是2000萬至3000萬元,一位神秘的山西買家就表示準備花1.5億元買下,不料拍賣現(xiàn)場遭遇強敵上海新理益公司董事長劉益謙。劉益謙說自己就喜歡等到其他競買人多輪混戰(zhàn)過后,紛紛彈盡糧絕,拍賣師即將落槌之際,再舉手報出最后一口價。這種橫刀奪愛式的競買感覺讓劉益謙很享受。
No.2 [清]
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
成交價:1億3440萬元
拍賣場次:中貿(mào)圣佳2009秋拍作品
徐揚《平定西域獻俘禮圖》為設色紙本,縱42厘米,橫1800厘米。全圖人物眾多,街市整齊,地域特征明顯,圖畫用筆細致入微,色彩鮮艷飽滿。
全圖以寫實的筆法描繪了平定西域獻俘慶典這一盛大的歷史場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史料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是乾隆時期清朝宮廷紀實繪畫的一大佳作。(圖2)
>>事件回放:2009年10月底,在率先開鑼的中貿(mào)圣佳秋拍中,清乾隆時期宮廷畫——徐揚的《平定西域獻俘禮圖》手卷,以1.344億元落槌,遠超同年春拍中北京匡時推出的八大山人名作《仿倪云林山水》的8400萬元。
這不僅再次刷新了當時中國書畫拍賣的世界紀錄,也成為首個突破億元大關的中國書畫藝術(shù)品,是去年拍賣市場沸騰前的一針至關重要的興奮劑。
No.3[北宋]
曾鞏《局事帖》
成交價:1億864萬元
拍賣場次:北京保利2009秋季拍賣
《局事帖》為水墨紙本,尺寸僅29×38.2厘米,書于印書紙背,仍能看出圖書印刷的字痕。根據(jù)邦達先生《古書畫過眼要錄·津隋唐五代宋書法》一書考證,該帖為曾鞏在通判越時任上所書信牘,時間應在熙寧十年即1077年之前,曾氏約50余歲,書法結(jié)字修長,筆劃清勁,為曾氏存世罕見的墨跡。
在2009年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上以1.0864億元成交,創(chuàng)下單件中國書法的成交紀錄。(圖3)
>>事件回放:在2009年的秋拍中,只有一平方尺的北宋文學家曾鞏書法作品《局事帖》,經(jīng)過數(shù)輪爭奪,被一買家以1.09億元拿下,這一成交價創(chuàng)下中國書法成交新紀錄。
《局事帖》1996年曾在境外以50萬美元成交,創(chuàng)當時中國書法的最高拍賣價,13年后,漲了近30倍。該幅一平方尺的作品創(chuàng)下中國書法成交新紀錄,也預示著在書畫投資中,以平方尺來評價一幅作品的身價已經(jīng)過時了,應該拋開“萬元/平方尺”的束縛,關注小幅精品。
No.4[宋、元]
《宋諸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
成交價:1億零80萬元
拍賣場次:中國嘉德2009秋季拍賣
《宋諸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為朱熹、張景修等6段宋人墨跡、1段元人墨跡,原此卷中的一段樓鑰題跋,現(xiàn)存北京故宮博物院。據(jù)悉,此卷北宋晚期一直在江蘇儀征張氏及丹陽、南京一帶流傳,清嘉道時為金石僧達愛所得,后歸李佐賢及南皮張氏,新中國成立前歸張蔥玉收藏。宋人法書與宋畫同樣,散于民間且流傳有序者鳳毛麟角,因而備受藏家青睞。法書不同于書法,是對古代名家墨跡的尊稱,包含著書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傳世的書法多,但能稱為“法書”作品的卻很少。(圖4)
>>事件回放:該作品從120萬起價后即有數(shù)位現(xiàn)場及電話委托買家爭相加價,隨后,場內(nèi)進行了長時間的拉鋸戰(zhàn)。兩位買家輪番競價,當報價至8000萬元后,一位藏家直接給到9000萬,最終,此件拍品以1.008億元成交,高出估價60余倍。
No.5[1942年]
齊白石《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
成交價:9520萬元
拍賣場次:北京保利2009年秋季拍賣
十三開冊頁的《可惜無聲》是1942年齊白石藝術(shù)成熟期的巔峰之作。據(jù)悉,白石老人對此冊鐘愛有加,親筆為其題名為《可惜無聲》,意指畫中草蟲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其形態(tài)逼真無以復加,實不輸于真實世界的草蟲,只可惜無聲。每幅皆有故事,雖然都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花鳥草蟲,但是齊白石賦予它們一種永恒的美感,他以率真老辣的筆墨,鮮艷亮麗的色彩,生動自然的造型,以及他天真童趣的心靈和奇特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大自然的律動,一曲無聲的樂章。(圖5)
>>事件回放:《可惜無聲》此作曾被無數(shù)仿冒作偽者模仿,在北京的潘家園、天津的沈陽道、香港的摩羅街等地處處可看到《可惜無聲》的仿本。去年11月23日半夜零點時分,此本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史上的著名作品真跡在保利秋拍夜場中以9520萬元成交,打破全球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拍賣成交紀錄。
No.6[明]
仇英《文姬歸漢長卷》
成交價:1億120萬港元(按當時匯率約合8905萬6000元)
拍賣場次:香港長風2009年春季拍賣
吳門四家之一的仇英,傳世作品非常少見,多為各大博物館所藏,流散民間的作品更是鳳毛麟角。此卷為仇英中年所繪,精細中頗見功力。儀仗車馬均不用界尺,徒手而為,勁拔挺直,一時無出其右者。落款用篆書,在仇英的作品中較少見。蓋仇英不擅書法,早年多請他人代書款,晚期作品自書款,不過數(shù)字而已。篆書較楷書好描畫,故多出現(xiàn)于仇英早中期的作品上。
此幅是少見的仇英精品,更是拍賣市場上罕見的書畫珍品。他的國寶級珍品《赤壁圖》在中國嘉德2007秋季拍賣會上就曾以7952萬元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下了涵蓋中國油畫、書畫等各類中國繪畫藝術(shù)品拍賣成交價格的世界紀錄。此次亮相的《文姬歸漢長卷》有民國著名收藏家陶北溟題引首以及明代書畫家陳繼儒的題跋,曾被著錄于《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大家書畫集》。
>>事件回放:此件作品為旅美著名收藏家王己千先生舊藏,為當今民間所藏仇英作品中難得一見巨制。以港幣1800萬元起拍,經(jīng)過激烈競價,最終被香港一位實力強勁的藏家收入囊中。
No.7[清]
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
成交價:8400萬元
拍賣場次:北京匡時2009年春季拍賣
八大山人是我國清代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在美術(shù)史上的地位非常顯赫,甚至可以說提到中國古畫,八大山人是個無法繞過的人物。而且八大山人的作品傳世非常少,保存完好的就更少了,與《仿倪云林山水》同級別的畫幾乎都在各國博物館中,能流傳到民間的非常罕見。
此次拍賣的《仿倪云林山水》,是八大山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數(shù)十年來,它幾乎出現(xiàn)在內(nèi)地、臺灣及美國所有有關八大山人的出版物里,八大山人的全集、畫集、編年集等幾乎無一未收,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前后出版就達二十余次之多。而美國和臺灣各種重要的八大山人作品展更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事件回放:在被譽為去年京城春拍收官之戰(zhàn)的北京匡時春拍古代書畫專場上,八大山人的傳世名作——《仿倪云林山水》以1100萬元起拍,多人參與競爭,價格很快升至3000萬元,剩下最后兩位買家,坐在場內(nèi)最前排的一位買家和一位用電話委托的場外神秘買家,而場內(nèi)那個買家又是劉益謙。
不過,經(jīng)過近半個小時的拉鋸戰(zhàn)后,《仿倪云林山水》被場外神秘買家最終以8400萬元成交,全場掌聲雷動。這位場外買家是臺灣著名藏家林百里。
中國畫收藏領域的泰斗和關鍵人物、20世紀中國字畫收藏六大家之一的王己千(1907-2003)曾經(jīng)收藏此畫,還在該畫的簽條上題寫了“上上神品”四個字。
No.8[清 乾隆]
青花海水紅彩龍紋如意耳葫蘆瓶
成交價:8344萬元
拍賣場次:北京翰海15周年慶典“宮廷御用”專場
此瓶造型仿自西亞阿拉伯銅器,又稱為“抱月瓶”或“寶月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有仿燒,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
這件瓷器以青花紅彩為飾,青花繪海水紋,紅彩繪龍紋與藏傳佛教吉祥圖案八寶紋中的寶傘紋、金魚紋,品相相當完美。洶涌澎湃的海水配以紅彩蛟龍鬧海,飛騰其間,有叱咤風云之勢。器輔以青花繪纏枝花卉紋、回紋等。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可謂乾隆官窯瓷器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在市場上極為少見。
該瓷器采用青花加紅彩裝飾,在青花的襯托下,礬紅彩愈顯艷麗奪目,極富裝飾效果。器莊重典雅,構(gòu)圖疏密有致,紋飾清晰,釉彩搭配協(xié)調(diào),令人賞心悅目。點閱海內(nèi)外的青花紅彩器,很少有能出其右者。
>>事件回放:北京翰海拍賣公司15周年慶典的這場拍賣,特意從庫房拿出一批珍藏品,該乾隆御用葫蘆瓶便在此列,標明“估價待詢”。拍賣場上,舉牌迭起,價格迅速翻番、再翻番。劉益謙不為所動,依舊慵懶地翻看手邊的拍賣畫冊,間或出門抽煙。他說5900萬價格之內(nèi),他不會出價。果然,等叫價高達5700萬元時,劉益謙第一次舉牌,叫價5900萬元。此時只剩下一電話競投者與劉益謙爭鋒。最終,電話競投者屈服,劉益謙以8344萬元(含傭金)拿下該瓶,創(chuàng)國內(nèi)瓷器成交拍賣紀錄。
No.9[清 乾隆]
御制“水波云龍”寶座
成交價:8578萬港元(按當時匯率約合7557萬2180元)
拍賣場次: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
這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寶云蝠紋“水波云龍”寶座是去年蘇富比秋拍的最大亮點。該寶座選用上乘珍貴紫檀木精心雕琢而成,紋理細致緊密,光澤深邃古樸,“水波云龍”圖紋莊嚴偉岸,游龍栩栩如生,工藝精湛,氣勢磅礡。龍椅的正背面共雕有五條“水波云龍”圖紋,由于木材厚實,采用了難度很高的高浮雕技法,使紋飾玲瓏浮凸,立體感十足。
難度極大的高浮雕技法刻畫,當出自清宮造辦處的能工巧匠之手。此寶座重厚碩大,長140.5厘米,是迄今拍賣場上最大的紫檀寶座之一,專家介紹,這件寶座與北京故宮所藏的紫檀木雕龍紋羅漢床可謂同出一轍。
>>事件回放:這張寶座1935年曾在日本大阪展覽,而后一直被私人收藏,這是第一次公開拍賣。
競投前,拍賣公司為龍椅給出的估價是2000萬至3000萬港元之間。當日,寶座拍賣現(xiàn)場競投氣氛非常激烈,買家們顯然是有備而來。從第一口價1300萬港元起拍,經(jīng)過36口叫價后,這件珍品最終由一名現(xiàn)場買家以7600萬港元拍得,加上傭金,成交價高達8578萬港元,打破中國家具世界拍賣紀錄。事后證實,這位買家又是劉益謙。
No.10[現(xiàn)代]
“瑩彩粉紅”粉鉆
成交價:8354萬港元(按當時匯率合7359萬8740元)
拍賣場次:香港佳士得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秋季拍賣會
天然彩鉆的引人入勝之處在于其瑰麗而獨特的色調(diào),其中粉鉆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罕有的瑰寶,曾有寶石學家認為粉紅色澤是由于鉆石的碳原子結(jié)構(gòu)中蘊含錳元素,后來又發(fā)現(xiàn)可能是碳結(jié)構(gòu)的排列出現(xiàn)變化所致。
大部分天然粉鉆都可能呈現(xiàn)出其他次要色調(diào),例如紫色、橙色或灰色,而這顆鉆石呈現(xiàn)的“純鮮粉紅”色澤被視為接近完美。佳士得也表示,這是近年市場上其中一顆最佳的有色鉆石,在切工、色澤、凈度和卡數(shù)上如此高質(zhì)的鉆石極度罕有。
>>事件回放:這枚極度罕見的5克拉枕形粉鉆來自私人收藏,出土于南非,鑲嵌在著名珠寶商Graff Diamonds一枚“枕形切割”戒指上,其估價為3900萬至5500萬港元,接近1994年一顆19.66克拉粉紅鉆石在日內(nèi)瓦拍得740萬美元的世界紀錄。該鉆石拍前陸續(xù)在紐約、新加坡、曼谷、日內(nèi)瓦、臺北和香港做了巡回預展。
果然,拍賣當天,這枚拍賣史上最大的擁有頂級品質(zhì)的粉紅鉆石吸引了世界各地拍賣中眾多收藏家的競相舉牌。最后,以73,598,740元成交,不僅創(chuàng)下了粉紅鉆石的世界拍賣紀錄,也創(chuàng)下了任何種類鉆石的每克拉世界拍賣紀錄。但拍賣公司應買家要求,一直未透露買家信息。
[2009藏家]
劉益謙:只買最貴的
據(jù)粗略統(tǒng)計,劉益謙這位國內(nèi)赫赫有名的大藏家僅去年一年在拍賣市場就砸下至少10億元,有人戲稱“比劉益謙更豪爽的買家只有乾隆皇帝了”,他以志在必得的“彪悍”作風聞名拍場。初中未畢業(yè)的他,做過皮包生意,收購過國庫券,后成立“新理益”公司收購法人股而暴富,是上海鼎鼎大名的“法人股大王”。
劉益謙認為傳統(tǒng)字畫領域內(nèi),各路鑒定家的身上都有局限性,沒有一個人是權(quán)威。他說:“既然無法分辨哪一件拍品最好,那就買最貴的吧。”
林百里:最迷張大千和齊白石
1949年林百里出生在上海,他不僅是中國臺灣廣達電腦集團董事長,愛畫成癡也是眾所周知。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他就買張大千、傅抱石,1999年后轉(zhuǎn)入古代書畫,2003年以4200萬美元整體收購了知名藏家程琦的古代書畫收藏,一舉確立了在華人藏家中的老大地位。
他對張大千和齊白石的作品情有獨鐘,唯恐不能將其所有作品都收入囊中。為了掌握拍賣場上的最新消息并鑒定畫作真?zhèn)危刚埮_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秦孝儀擔任他的私人顧問。
山西買家:神龍見首不見尾
相比劉益謙和林百里,這位山西買家明顯神秘得多,沒人看到他親自來拍賣現(xiàn)場舉牌,大多是電話委托。去年以1.69億元創(chuàng)造了全球中國畫最高價的明代吳彬《十八應真圖卷》拍賣之前,這位神秘的山西大買家就揚言準備花1.5億元買下,而該畫此前公布的估價僅僅是2000萬至3000萬元。但最后,上海的劉益謙卻以更高的價格橫刀奪愛。有圈內(nèi)人士表示,這位山西神秘買家是個大煤礦主,他同時也是位賣家,在去年高價賣出了不少藏品。
[2010預測]
中國書畫將繼續(xù)走強
金融危機的陰影還未完全散去,藝術(shù)市場卻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便在蕭條與狂歡中重新定位。欣喜的背后,是暗藏著宛如樓市般搖搖欲墜的價格危機,還是格局調(diào)整后夯實的市場基礎?
雅昌藝術(shù)網(wǎng)藝術(shù)品市場監(jiān)測中心分析師關予表示,中國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及資本流動性是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運行的基礎保證,2010年中國經(jīng)濟穩(wěn)定發(fā)展的主旋律。但對于2010年上半年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來說,保持去年已經(jīng)取得的成績就是很大的成功。
2009年秋拍中國書畫的上漲有明顯策略性,古代名家以其堅實的價值認同樹立了單件價格新記錄,近現(xiàn)代名家代表作推波助瀾,當代個別名家順勢上漲,整條曲線呈“W”波浪形將中國書畫市場推向高潮。從趨勢看,2010年的拍賣市場如沒有意外,中國書畫將繼續(xù)走強。
單色釉瓷器值得關注
瓷器雜項板塊,雖然2009年被中國書畫蠶食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僅剩下20%出頭,但關予認為,該板塊的市場相對成熟而穩(wěn)定,主要隨著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變化正向波動,其線性趨勢將呈溫和小幅上升走向。單色釉瓷器會隨著時代審美風尚向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更加受矚目。
當代藝術(shù)止跌企穩(wěn)
當代藝術(shù)經(jīng)過一輪調(diào)整,已經(jīng)有止跌企穩(wěn)的跡象,這是一個新興市場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我們相信當代藝術(shù)市場會重新走回符合其價值的價格區(qū)間。對這一板塊有興趣的買家,不妨開始關注。
[記者手記]
拍賣不會只是一個人的市場
2009年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成交額達225.31億元,其中秋季成交額156.46億元,比2008年同期劇增105%,創(chuàng)歷史新高。超級買家劉益謙去年在拍賣市場砸了10個億,去年似乎成了劉益謙“一個人的拍賣”。于是有人假設如果拍賣市場沒有劉益謙,會怎樣?
筆者以為,拍賣市場永遠不可能只是一個人的市場,導致去年諸多板塊作品價格瘋漲,特別是古代書畫涌現(xiàn)了多件過億拍品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資金對藝術(shù)市場的覬覦。
事實上,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藝術(shù)品一直就和房地產(chǎn)、股票證券等作為同步的投資理財手段存在。一旦投資資金占主導地位,就會影響整個藝術(shù)市場。去年的情況,說明中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逐漸在用資本關注藝術(shù)品市場,中國的藝術(shù)品市場開始慢慢擺脫自發(fā)性的特點。可以預見,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未來很可能是金融資本呼風喚雨的市場。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