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順成)
第一次認識丁偉是在二零零五年五月,當時我正好去西安出差,到西安美院的西部美術館看畫展時,當時舉辦的是美院的《傳承與超越-------2002級研究生作品展》,走上美術館的臺階,一進展廳便被一幅大的油畫所吸引,好家伙,這幅畫足足占了展廳門口的一面墻的大小,是由九幅油畫組合而成,表現方法用的是現實主義方法的歷史畫,題目是《一九四五年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畫面中幾十個人站在那里,或神情嚴肅,或開懷大笑,男女老少各種人物形象生動,極具張力,長度大概有六米,再一看旁邊照片,作者在雨中一身休閑的衣衫神情嚴肅站在----南京總統府的門口,這張照片和這張油畫都讓人印象深刻,讓我一下便記住了丁偉這個人。而再次看到丁偉是在今年春天省報業大廈903畫廊的------《視覺江山----丁偉個人油畫作品展》上,相談甚歡,隨成至交。
時光倒流,上個世紀最后一天,和別人都在迎接新年時的歡樂場景不同,在那個下雪的晚上,丁偉一個人從河南來到陜西,左手掂著畫箱,右手拎著電爐,肩膀上還扛著厚厚的被子在西安美院門口二府莊找房子租,當時的他顯得的還有些迷茫,這種看起來顯得悲壯的行為,只為了能和美院的老師,提前見個面,請人家看看自己的畫,還有哪些需要改進。。。。?!,F在的丁偉已經學成歸來,生活和學習狀態都變得穩定,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先是在鄭州的高校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坐標,去年喜得貴子,今年又將喬遷新居。事業上進展迅速,無疑進入零八年,丁偉的家庭和事業都將與時俱進,有“到了新時期,進入新里程”的感覺。
都說丁偉這家伙有股韌勁和靈性,這話不假,父母是流動單位,常年在外,丁偉自小便跟爺奶一起生活在南陽,不知那根筋開竅,三歲便喜歡上了畫畫,爺奶除了生活上給他關心之外,學習上全靠他自己一個人努力,沒有任何人指導,小學二年級就自己編“畫冊”書名為《怎樣畫馬》,封面封底還編的有模有樣,把自己畫畫的心得都寫在上面,高中時開始學習美術,雖然教他的美術老師是學音樂出身的,但這也似乎并無大礙,高中畢業,他以綜合成績第一的成績,考入了河南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學習,本科畢業工作不理想,面對現實,在英語很差的情況下,開始考研,并且目標直指西安美院,沒參加過任何學習班,從英語字母開始,硬是在四年之后把英語搞個滾瓜爛熟,最終在二零零二年考上了西安美院油畫系印象表現工作室的研究生,這一次最終奠定了他專業從事油畫藝術的基石。對別人看來似乎很難的事,但對他來說只要想做,似乎都能最終輕松超越。
從小都喜愛畫畫的丁偉,說他繪畫功底扎實已經是費言,這些年來,他的事業發展迅速,大學期間,每次畫展獲獎名單上總少不了他的名字 ,在西安美院上研究生期間,參加中國第三屆油畫展;陜西展;《城市印象》入選:《警報響了》獲優秀獎,發表于《西安美院學報》,臨畢業時獲西安美院學院最高獎《劉文西藝術獎》一等獎, 《1945年的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獲優秀畢業作品二等獎,作品還被西安美院收藏。在美院實習期間,又獲美院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畢業順利獲得文學碩士學位..這期間他還先后舉辦了《丁偉黑白藝術展》和《丁偉油畫作品展》,參加的藝術活動更是不勝枚舉,<北京國際博覽會>,<大連春季藝術品博覽會>及北京<國際畫廊博覽會>,<上海春季藝術沙龍><上海第十屆藝術博覽會〉都有他的身影,來到鄭州后短短的兩年時間,他先后參加了《河南美術雙年展》《河南高校教師作品展》《 星光無限青年油畫作品展》.《魯藝杯全國教師作品展》?!端囆g名門》油畫作品展在上海舉辦,他的三張作品《涉水》《海上有風》《山居圖》全部入選,前段時間還參加了北京舉辦的《中國第三界人文奧運作品展》,另有五福作品還參加《美國紐約國際藝術授權展》 等等, 國內美術圈公認的權威網站---北京的《美術同盟》,和上?!端嚲W》也對丁偉的作品和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專門介紹。這些成績都已說明,丁偉已向他心中的目標又邁進了扎實的一步。而近期在河南報業903畫廊舉辦的《視覺江山》---丁偉個人油畫作品展更是其畢業后的工作的一個階段性的總結,不僅各大媒體對此消息進行了關注報道,并且在畫展結束后丁偉還將其在這次畫展中售出的作品所得的現金捐給了地震災區,獲得了同行們的廣泛的好評 。
應該說,自他一九八八年跨入藝術院校后,丁偉的油畫作品,都是以現實主義為基調的 ,“寫生式創作”是他的一個宣明特征,這從其本科時的畢業創作《陶匠》,研究生時期的《一九四五年的一個令人高興的日子》都能看出,這些作品中除了極少數道具是參考資料之外其他大多數畫面人物全部是他課堂的人像習作,根據畫面需要,擺上不同的姿勢而得來的。就成熟的藝術家而言,創作和習作是兩個含混的概念,從繪畫的本質來說,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是不論創作和習作的。回望中外繪畫史,便有實證和答案。因此我認為丁偉在進行如此純粹的畫畫是有意義的,因為他更接近繪畫的本質。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都在縱橫捭闔,恣意汪洋的色彩中傳達一種勃勃的生機,其基調也是昂揚向上的。看他近期的作品,色彩明快,筆觸肯定,格調清新,直抒胸臆。你可以感受到他作品中樸素的表現傳達出的雄渾和氣勢,就連國學大師范曾在看到丁偉的作品之后也毫不掩飾他對其作品喜愛,“筆法有力”是范曾大師對丁偉油畫作品的最高褒獎,而這也只是丁偉的油畫從表面給我們傳達出的外在品相,但我卻認為其真正打動人心的恰是他畫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個人意志,沒有故作莫測的高深,沒有煽情的喧囂,以及沒有華彩的崢嶸,如此反而烘托出他畫中特有的高遠,深遠的博大胸襟,使人回味無窮。在丁偉的這些作品中,繪畫對象的本身逐漸讓位于畫家選擇他們的契機,題材的意義逐漸讓為于情感的抒發,結構的嚴謹隱含與色彩的張揚,縱觀他的早期作品和現在的《自我與確認》人像系列,以及他前些時期畫的《山》,《水》系列進行對比,我們不難看出他的早期的作品中存在著‘收中少放’的問題。近期的作品中也有一個‘放中有收’的課題。問題不在于丁偉的畫風由細膩向奔放的轉變,而在于他對油畫藝術語言的理解,正在發生由形向色,有色向氣的轉換,也就是說丁偉意識到要用中國傳統精神來審視油畫,尋求油畫的東方氣韻,以一種中國文化的眼光來探求油畫的本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油畫性’對與發展中國式的油畫繪畫語言尤為重要。的確,但凡成功的中國油畫家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審美上能很好地融匯東西方美學要素,并在其精神指向上突顯出不同凡響的審美認知,丁偉的繪畫走的是回到視覺的寫生創作之路,并且由于他不是那種故意風格化的畫家,因而,在創作的維度上丁偉的創作潛力也就很難限量。它提供了一條無限認知人與自然關系的途徑,因而他在藝術的感染力上應迥然不同于前者。
丁偉常說他是幸運的,他說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畫畫,而畫畫又是他的工作,能把工作和愛好連在一起的人是幸福的。他很喜歡這種狀態,大學美術教師的角色為其研磨畫技提供了更多的思索和探求的空間,年齡是最大的財富,隨著年齡的增張,加上丁偉對事業的韌勁和靈性,他的藝術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這就是正在狀態的丁偉,---這丁偉絕對不是等閑之輩,不信,走著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