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擔心市場泡沫,尤其是在中國。然而還有一個與中國有關的市場泡沫相對較小,投資潛力良好,有知識產權獎勵,這就是當代中國藝術。
盡管美國和歐洲等傳統市場拍賣價格疲軟,中國藝術和收藏市場卻正在吸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買家。對中國自身來說尤其如此,中國經濟相對來說并未受到全球衰退的影響,個人財富迅速增長,教育水平持續提高。
今天對中國收藏市場的興趣已經超越了陶瓷等傳統類別。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全球現當代藝術拍賣前500件拍品中,25件最高價拍品中有10件是中國藝術品。近期香港拍賣市場的穩固銷售強調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持續興趣。11月佳士得中國當代藝術和中國20世紀藝術拍賣額超過了5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8%。蘇富比20世紀藝術拍賣與春季相比也有所增長。
蔡國強的作品在2007年賣出了850萬美元,2008年一些當代藝術作品價格也超過了100萬美元。去年卻沒有作品賣出高價。然而,持續的高拍賣量和世界范圍內的強勁表現也表明,中國藝術家仍然在世界上占據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種趨勢將持續下去。首先,全球股市崩潰之前的產業泡沫已經過去。據ArtPrice的報告顯示,中國當代藝術的價格已經回落至2006年的水平,使得投資價格更加合理,也暗示著未來價格回升的空間。
從長期來看,中國藝術產業將迎來繁榮,因為中國重視作為文化遺產一部分的藝術。今天中國的各行各業都在為包含書法繪畫的豐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尋找新的意義。政府也在促進當代藝術產業的長期發展。
中共國內和國外的企業都在開設畫廊和藝術中心。外國人并不局限于只在中國經營藝術銷售。當代藝術不同于古董,可以自由合法的運向國外。
因為這種自由和以市場為主導的環境,我認為中國將會逐漸成為一個活力中心,不只是中國藝術家,藏家,商人和國際參與者也會來到這里,做那些他們在別的地方不能做的事。
因為亞洲經濟影響力的不斷增強,中國當代藝術藏家數量也將增加。隨著財富不斷擴大,投資者數量—同時也是市場需求—都將增加。“這里是一個新時代的爆炸,”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總監Jerome Sanz說,“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小的開始。”當代藝術相對較低的入門價格會帶來很大的回報;讓藏家發現藝術世界里一個相對未知投入較少的領域也有一種令人滿意的知識受益。
你在哪購買中共當代藝術品?如果在歐洲和美國,在藝術進入拍賣行之前,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在畫廊購買。過去幾年中國業務的洗牌使得產業內有更多專業參與者。為什么不擴大投資和知識視野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