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曉剛在2009年做出了藝術大事
一年舉辦兩次個展,獲選2009年度藝術家,接受專訪
張曉剛:時刻保持獨立姿態
2009年當代藝術集體回歸冷靜理性。然而,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界最耀眼的藝術明星之一的張曉剛,卻在“寒冬”中一點不低調。舉辦兩個重要大展,更甚至,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新中國美術60年中,張曉剛也被官方納入其中。
張曉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無意間提到這樣一句話:那次展覽(個展《史記》)開幕后,大家聚在一起喝酒,一反往常地談起了藝術,這是讓我最感動的。或許真的只有這個經歷過不要藝術、沒有市場卻一直在堅持著藝術創作的張曉剛,才能在2009年這個特殊年份里做出些藝術大事來。
也正因如此我們把2009年的年度藝術家頒給了張曉剛。
回顧2009年學術氛圍回來了
記者:剛剛過去的2009年,你有沒有感覺到藝術圈的一些變化?
張曉剛: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來了,大家清醒過來了。但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大家還在探索。到了2009年初開春后,種種跡象表明金融危機對藝術的影響是肯定的了。據我所知,金融危機影響到畫廊和藝術家的創作。在這種情景下,大家開始反思自己的位置、身份和價值,我覺得學術回來了,這是很好的。
記者:我們也常聽到藝術市場要重新洗牌了。
張曉剛:我不太喜歡聽庸俗的說法,什么市場不行了,我們要重新洗牌了。我覺得這是商業用語。市場狂熱過后,大家重新回到藝術家本質上來思考藝術和自己的關系,藝術和市場的關系,我覺得這樣的氛圍對藝術創作和發展是非常好的狀態。我覺得藝術家必須保持獨立的狀態。
記者:那這種新現象外在的表現呢?
張曉剛:美術界辦的很多展覽就不像前兩年是為了市場而做展覽。今年的展覽給人感覺個展很多,個展都比較有探索性、實驗性。另外,從老藝術家開始大家都在追求變化。年輕藝術家盡管需要一個過程,但也很活躍。
記者:你覺得2009年比較好的展覽有哪些?
張曉剛:我的(呵呵)。隋建國那個挺好,大家反映都挺好,比較有探索性。李松松也不錯,是對這幾年的想法比較大規模的一個展覽。
評說市場創作不應受市場影響
記者:金融危機以來,2009年當代藝術拍賣中,天價作品沒有了,你有覺得這個市場在回歸理性,不再瘋狂了嗎?
張曉剛:我覺得自己的作品有沒有拍出天價本來就和我沒關系,我也不用分那么多心去想這個事。我感謝那些花很高的錢買我東西的人,但是我也不會說這個東西掉價了是不是會對我有影響。藝術家如果成天去想這個問題,他可能就離藝術越來越遠了。
記者:那金融危機對當代藝術造成的影響有沒有波及到你的創作?
張曉剛:從創作角度來說,藝術市場對我沒有影響。如果要有影響,那就慘了。藝術市場才5年,我的創作都30年了,我80%的時間是沒有市場的。我也感覺到身邊朋友有來自市場的焦慮,但我覺得藝術家不要為市場太焦慮。
藝術一直按照它的規律在發展,市場也按照市場的規律發展。這不是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而是中國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了,與市場相遇了。好的藝術與市場相聚,就有市場。而且當代藝術是不斷開拓市場的東西,而不是迎合市場的。當代藝術應該更關注藝術本身的東西,而不是市場。
記者:從2009年秋拍來看,古代書畫進入億元時代,但當代藝術還是偏于平穩。
張曉剛:其實從拍賣史上來講,古代的東西從來都應該比現當代好買,因為它經過了時間的篩選。前兩年當代的東西反而超過古代,那是不正常的。但必須要經歷那么一次,讓大家對當代藝術引起注意。
展望2010年國內市場會更好
記者:你提到2009年當代藝術市場不再僅是國際市場,而是有了國內市場,這種現象會給2010年帶來怎樣的趨勢?
張曉剛:2009年秋拍的現象說明國內藝術品市場真的要起來了。2009年并不是當代藝術沒人要了,而是大家冷靜地面對,這些作品究竟應該定位在什么價格。在這段冷靜過程中,就先從古代書畫做起,然后慢慢地發展到當代。據我所知,一些有錢人,他們也希望投入當代藝術,但前兩年的狀況則把國內藏家排除在外,因為國內藏家對這塊不太了解。而現在當代藝術回落以后,他們就會進入。
從藝術市場來講,我覺得2010年國內市場反而會大過國際市場,這是最好的。真正了解中國藝術的還是我們自己,西方的角度比較不一樣。
也許以后中國藝術市場非常大,不光買中國的藝術品,還買國外的。我希望以后去國外美術館看展覽時,不再像過去那樣以學生心態、或者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窮人的心態去看,我希望能從里面看到中國對世界博物館發展的影響。
打個比方,國內藏家收藏東西多了以后,還是會把最好的東西放到好的博物館。當好藏品多到中國博物館滿足不了時,就會放到世界頂尖博物館。這樣世界格局就改變了。
2010年計劃
最關注女兒考試
記者:那你個人對2010年有什么期待?
張曉剛:我個人的希望就是希望我女兒考試過關。
記者:展覽方面呢,我了解到你好像2010年底在今日美術館有個展?
張曉剛:暫時還沒完全確定。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和我說了很多次,我就說2010年底吧。
記者:2010年有沒有想去嘗試的新領域?
張曉剛:目前還沒有。個展以后,我主要精力都放在讓女兒中考順利過關。創作上,我不屬于那種一天一變的人。這次個展,大家可能會說你變了,但我沒有變,是好多年積累到今天,自然會到這一步。
記者:想看的書、電影呢?
張曉剛:最想看的是《阿凡達》、《孔子》和《葉問2》,因為前面幾部電影太讓人失望了,什么“三槍”啊,另外,2010年我整理的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的書信集會出版。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