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即使在美術界內部出現人體模特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到了今天,當知名藝術網站內容“低俗”遭刪,只因畫作中有人體時,你是覺得不可思議還是認為這是時光的倒流呢?恍惚間,俄羅斯人體油畫等藝術作品成了“低俗”的代名詞。
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劉海粟事件人盡皆知。劉海粟先生在上海美專設置人體實習,在展覽會上陳列人體習作,這本是正常的藝術和教育行為,但在當時遭到了強烈反對,官僚和軍閥也站出來禁止。葉圣陶先生在《劉海粟論藝術·序》中專門指出,民初的官僚軍閥有個特點,“他們并不知道孔子是什么樣的人,卻一定要尊孔祭孔,他們可能數不全所謂經書是哪幾部書,卻一定要主張讀經”,同樣對于人體模特的繪畫,“他們以自己的齷齪心情料度他人,以為在大庭廣眾中供人觀賞總屬不成體統”,總之是“不要畫什么人體模特兒”,從而產生了劉海粟與封建守舊勢力關于裸體模特之存廢問題的長達10年的論爭。
于此,我們該如何看待“知名藝術網站內容‘低俗’遭刪,只因畫作中有人體”呢?在低俗的名義下,刪除是不是成了管理者的想當然舉措呢?如果沿用葉圣陶先生的話語邏輯,是不是意味著有關部門在不知道何謂藝術的前提下做出的愚蠢行為,并且把人體藝術都當成了淫穢和低俗的產物呢?這難道僅僅是時光的倒流嗎?對藝術來說,這是一種無知,對于管理部門來說,這更是一種嘲諷和倒退。
1965年,毛澤東曾經批示:“男女老少裸體模特,是繪畫和雕塑必需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那么,冠之以低俗就可以“清零”嗎?就筆者的看法,如果說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裸體繪畫藝術、裸體模特受到反對是一種文化觀念沖突的話,那么,時下的“知名藝術網站內容‘低俗’遭刪,只因畫作中有人體”則無關觀念,僅僅與權力的霸道有關,與有關部門的盲目沖動、無知有關。
正如學者所說,裸體藝術是無關道德的。要知道,裸體藝術屬于藝術層面,是作家表現藝術和心靈的一種造型形式,有高尚與低俗之分;而道德則是社會心理集體價值觀的體現,是一種社會規范,被人為地分為好與壞,二者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將二者扯上關系,在傳統中國的特殊語境下,大概是不足為奇,但是到了今天,依舊被戴上低俗的標簽,恐怕就不僅僅是愚昧了吧?對此作出反思的不是藝術家們而是我們的掌權者!總不能讓社會再進行一次藝術教育的普及活動吧?
“藝術國際”網站總編吳鴻說,“我們想和‘相關部門’設法確立一個討論的標準,但北京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客服人員不便提供下達指令的部門名稱,因此找不到一個討論的渠道?!辈浑y看出,這是權力隱身的管理行為,并且是單向的,讓被管理者無處訴說,無處申冤。誠如新聞所說:低俗,什么才夠得上低俗的標準呢?在互聯網的時代,這個標準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這個標準可以讓時間一瞬間退回到改革開放初期。只是,在如此的隨意間,又有誰愿意對藝術承擔責任呢?
劉海粟先生走了,“人體藝術”依舊“被低俗”是時代的尷尬?!爸囆g網站內容‘低俗’遭刪,只因畫作中有人體”,此情此景,劉海粟先生泉下有知,該作何感想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