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在安陽發現曹操墓,舉世震驚。隨后,在四川省彭山縣,村民們聯名上書國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請求對該縣蓮花壩皇墓進行勘測、挖掘,期望能確認該墓為劉備墓。
來自四川彭山的新聞,刺痛了重慶奉節人。因為在目前學術界普遍認識中,劉備墓彭山說早已出局,而成都說、奉節說基本處于拉鋸階段。
奉節說:
劉備墓在造船廠下面
劉備墓在縣城造船廠下面……更有專家認為劉備死在氣溫極高的夏天,憑借當時的交通,無法在尸體腐爛之前送回成都安葬。但這一說法又和《三國志》的記載不合。
成都說:
劉備墓就在武侯祠內
惠陵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內之正殿西側,從唐代以來的碑文和詩詞以及相關資料記錄推斷,劉備墓應該在武侯祠內的漢昭烈廟里。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三國文化知名學者方北辰和四川省社科院三國文化研究專家沈伯俊都是這種說法的支持者。
彭山說:
劉備墓在當地蓮花壩
眉山三蘇祠博物館文物專家何家治認為,彭山當地歷來就有皇墳是劉備墓的說法,以前成都到彭山蓮花村水路交通十分發達,僅需半天時間即可到達,而牧馬山又是劉備的養馬場。何家治還認為,漢代易經學比較發達,選擇一個風水好的地方來安葬一個帝王,符合邏輯。
彭山炒作劉備墓
奉節專家很生氣
“我真的是很佩服他們彭山人,抓住一切機會炒作自己。”昨日上午,奉節縣政協文史資料辦公室文史專家李君鑒再次點擊彭山村民聯名要求發掘劉備墓的新聞后,連連搖頭。她一再強調,自己說的炒作是褒義,絕不是貶義,文化底蘊積淀更為深厚的奉節,應該向彭山學習。
李君鑒關注劉備墓已近30年,所著《劉備墓成都說、奉節說之來龍去脈》,被編入奉節縣文史資料輯,作為史料保存。李君鑒透露,其實劉備墓彭山說,10多年前就已經被學術界專家踢出了局。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劉備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夏四月癸巳(即四月二十四日)卒于永安(今奉節)后,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謚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1961年9月14日,郭沫若路過奉節,在奉節住了兩天。他提出劉備死時四川天氣炎熱,尸體無法做到月余不腐,因此懷疑成都惠陵不是劉備真墓,劉備可能葬在奉節。劉備墓成都說、奉節說就此出籠,正式展開對壘。
就在劉備墓成都說、奉節說難分難解時,1994年3月23日《四川工人日報》曝出新聞,《彭山縣蓮花村發現特大石墓是否劉備墓有待考證》。但在同年6月,經發掘證實該墓是明代墓,劉備墓彭山說不攻自破。
23日、24日晚8點半,重慶電視臺科教頻道重慶掌故欄目,奉節詩城博物館館長、重慶三國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趙貴林用一個小時講述了“劉備墓之謎”。趙貴林認為,彭山最近掀起的劉備墓新聞,依據還是一份清朝的縣志記載和傳說,根本就是炒作。目前,學術界所持普遍觀點是,劉備墓可能在成都,也可能在奉節,彭山說其實早已出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