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時很多人說市場火了;到了秋拍,在北京保利、中國嘉德等拍賣現場的人說火得連消防隊也滅不了,我認為連消防隊也著了?!笨飼r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國強一語道破了2009年內地拍賣市場的紅火。據統計,2009年,處于“第一集團”的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時、中貿圣佳、杭州西泠、北京華辰、北京榮寶等國內八大拍賣公司共拍出藝術品26928件,成交總額超過86.6億元。這一數字比2007年的66億元提高了31%,比2008年的54個億元提高了59%。
與拍賣成交總額大幅激增交相輝映的,是單件拍品連創高價。以千萬元級的藝術品為例,2009拍賣市場上,越“千萬元”大關的拍品有89件。而在此前,拍品超過千萬元的,1995年和1996年分別只有1件,2002年3件,2003年51件,2004年18件,2005年26件,2006年13件,2007年51件,2008年32件。值得關注的是,在去年的89件中有13件價格超過5000萬元,《十八應真圖卷》、《平定西域獻俘禮圖》(局部見右圖)、《局事帖》、《宋諸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4件書畫作品的成交價更是超過億元,這是內地拍賣市場沒有出現過的獨特景象。
拍品構成,中國書畫獨大
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尚勇認為,2009年突然出現億元板塊,形成市場價位高峰,一定程度上還得拜世界金融風暴之福。“否則很多人不會在驚慌失措時拿出這么多好東西,使得我們有機會征集到重量級拍品。再者,金融危機期間,較富裕的人在內地缺乏投資出口,轉而把資金投入具有保值和升值屬性的藝術品上,這也造就了藝術品在拍賣場上的高價位?!?/P>
去年拍賣市場創造的價格奇觀今年能否繼續?對此,多數業內人士持保留意見。董國強表示,2009年有4件過億元拍品,但可能今年1件過億元的也沒有。因為億元級拍品的出現是有偶然性的,需要機緣。比如拍賣公司能不能再征集到這樣的作品?“好東西”尤其是古字畫,賣一件就少一件,收藏家買去后一般不會馬上出手。再說,由于拍賣場上的“火熱”情緒,把有些拍品的價格一下子推高了許多,即便在短期內再推向市場,也很難有人“接盤”。
董國強告訴記者,拍賣公司心里沒底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它們的拍品太過單一。國外和我國香港地區拍場的拍品構成,一般是書畫、古董、珠寶、當代藝術板塊四分天下,但內地卻是書畫一“股”獨大。比如中國嘉德去年總成交額是27.12億元,其中,中國書畫部分為19.41億元,占總成交額的70%以上。
不過,在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趙榆看來,貨源的不確定性會影響拍賣企業當年的拍品成交總額以及能否出現過億元的拍品;但單件藝術品的價格,尤其是珍貴文物精品的價格,今年一定會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提高;因為,它們是一種不能再生且具有豐富歷史、藝術、文化、科技內涵的特殊商品,稀缺性決定其不會貶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