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收藏家來講,有的畫家畫的是銀子,有的畫家畫的是金子,還有的畫家畫的是鉆石。齊白石無疑屬于后者。
縱觀近年來關于中國藝術品行情的所有論述,幾乎都不能回避齊白石這個響亮的名字。關于齊白石作品的價值,早已不用多說。在中國學過畫畫的人,不管你是中途改行還是最后終成正果,有幾個人敢說自己沒有臨摹過齊白石的畫?2009年11月,在北京翰海15周年慶典拍賣會中,一件齊白石的作品《貝葉草蟲》以1680萬元高價成交,創齊白石單幅作品拍賣成交最高紀錄。關于齊白石作品的收藏價值,業界還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就是有一位咱們不提名字的當代藝術頂級大腕,也是齊白石的忠實粉絲,雖然他的油畫比齊白石的畫還要貴,但是只要他在拍場看上,就一定要拿下。現在,這位大腕也成為齊白石畫的大藏家。于是,許多對“天價”當代藝術頗有成見的老兄對這位大腕的做法評論為“聰明,絕對的聰明”。這也達成了一個共識——齊白石,基本上就是只漲不跌、人見人愛的大鉆石。
齊白石的作品,在天津出現的不算多也不算太少,藍天拍賣每年都要推出幾幅有力度的齊白石作品,這幾幅作品通常出處明晰,并有出版記錄,對于拍賣行來講,這也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真偽”問題。北京的幾位業內玩家,通常會關注這些作品。前不久,筆者偶遇一位有實力的京城收藏家,特意問:“藍天什么時候拍呀,這回拿出幾張‘齊白石’呀?”他告訴我,有位藏家2006年在藍天拍走了一套齊白石的四條屏,當時花了300多萬,現在“怎么也得1000多萬吧”。因為“那幾乎是市面上見得著的齊白石最好的四條屏了”。看來,咱家門口的事咱還得多留點神,有發財的機會呀。
此次藍天在1月21日開始的拍賣預展中,又會有幾幅齊白石的精品亮相。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一幅“燈鼠圖”,上有白石老人自題詩一首:“摘得瓜來置窗頭,庖中夜鬧是何由,老夫剔起油燈火,照見人間鼠可愁”。“耗子偷油”本是民間俗趣,老鼠與油燈,也成為白石老人常見的繪畫題材。因為這種題材很有意思,所以此類畫作也比同樣尺幅的畫要貴很多。在去年嘉德的秋拍中,一幅4平方尺的“燈鼠戲貓圖”以448萬元成交,平均每平方尺112萬元。而此幅“燈鼠圖”也與以往的構圖有所不同,一是多了一個大南瓜,二是畫中的兩只小鼠并不是他平日里常畫的“家常老鼠”,而是兩只小松鼠。在“燈鼠”題材里白石老人的繪畫中出現松鼠,還真是不常見。估計是白石老人在畫畫時,一時興起,突發童趣,干脆給兩只原本平常的小耗子添上了兩條毛茸茸的大尾巴。此幅三平方尺的作品起價90萬元,值得藏家期待。另有齊白石幾幅花卉題材的作品,也是可圈可點,其中一幅“海棠”,落筆處意趣十足,用色簡單大方,也堪稱一代宗師的代表作品。
劉奎齡的作品多以構圖豐滿、刻畫精細著稱。在此次迎春拍賣中,一幅構圖簡約,意境空靈的“落花無鳴禽”,充分證明了劉奎齡精描細寫之外的文人意蘊。另外,山水畫宗師黃賓虹的作品,也在本場中出現數幅有詳細出版著錄的,同樣很珍貴。作為本市2010年的第一場藝術品大拍,這些作品無疑會提升我們這個城市的“藝術品人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