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一詞是從英語tectonics翻譯而來的,而其古希臘詞根是tekton,它同時擁有著“技術工藝”與“詩興實踐”的雙重含義。哈佛大學教授Edward F. Seckler在《結構、建造和建構》一書中將結構、建造和建構作了區分,他認為:“當結構概念通過建造得以實現時,視覺形式將通過一些表現性的特質影響結構,這些表現性特質與建筑中的力的傳遞和構件的相應布置無關……這些力的形式關系的表現性特質,應該用建構一詞”。弗蘭普敦認為建筑的本質特征是建構的而非布景式的。在《建構文化研究》一書中,弗蘭普敦指出:“建構一詞無法和技術問題分離,但絕不是個建造技術問題。”他認為任何建筑的全部建構潛力就在于將它自身的本質轉化為充滿詩意而又具有認知功能的構造能力。因此,弗蘭普敦把建構稱為“詩意的建造”。
選擇建筑學領域的術語“建構”來定義“頂層指數”,關鍵在于它精確地描述了“頂層指數”所包括的人文尺度和技術兩大層面,應該說“頂層指數”就是一個體現中國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由專業知識構架的“數字城堡”—-一個擁有極其精巧的微觀機理、蓬勃大氣的宏觀內涵以及友好實用交互界面的活建筑。
建構之源:頂層指數的人文內涵
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已經是一個不需討論的話題,新流派的層出不窮、成交價格的節節高升無疑見證了這個令人心動市場的蓬勃成長。然而,拋開具體畫作本身,也暫不考慮風起云涌的宏觀環境,單純從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本身的人文內涵而言,我們還應該能夠洞察一些深刻的時代特征和發展走向。而這個問題還需要從市場的供求雙方來進行解讀。
就畫作的創作群體本身而言,過去10年涌現出的代表畫作很大程度上都體現出了建國后到改革開放前,這一特殊歷史時期對畫家技法以及內心成長的深刻影響。畫作是畫家描繪內心、解讀世界的產物,經歷了特殊歷史時期的多次巨大沖擊和反復,“坎坷”就成為畫家展示自我的一個共性的主題,無論畫作的內容、風格還是技法,無疑都在解讀一個坎坷的內心世界、坎坷的中國。
此時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特殊歷史時期也同樣成為買家對中國畫作選擇的著力點,國外的藏家眼中的中國就是一個充斥紅色、“文革”、淳樸民風的陌生世界,這類畫作成為他們心中東方世界的生動寫照,也必然得到市場的追捧。而國內有經濟實力的藏家恰恰也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最能引起他們內心共鳴的也必然是這類能體現復雜、坎坷以及命運的復合之作。
但是,時代發展的趨勢不可逆,現今之中國已經不是過去之中國。大國之姿態、強盛之經濟、敞開之國門無疑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全面的、變革的、充滿活力而又底蘊深厚的中國,而新生代的畫家也經歷了改革開放30年日新月異的變化,開放的教育模式以及全球化浪潮的沖擊都讓他們胸懷激情但又充滿理性,此時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變化”成為一個核心的主題。
面對如此之中國,國外的藏家也處于一個判別和審視的階段,什么才是這個時代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代表之作,什么才能最體現如今東方巨龍之神韻,就必然成為今后一段時期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新寵。國內藏家身份也發生著改變,80后的崛起、富二代的綻露、網絡新貴的誕生都無疑為這個市場注入了全新的資本與需求,大家都在思考什么才能最體現出自己內心對當前這個時代的理解,最能引發共鳴的畫作必然成為追捧的熱點。
頂層指數作為折射當前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一面鏡子,對當前時代內涵以及趨勢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們認為,中國的經濟崛起與文化的多樣形成的時代沖擊、悠久文化與全球化浪潮的歷史沖擊以及藝術鑒賞與價值投資之間的理念沖擊將會引導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走向,最能刻畫中國世紀變遷與民族意志的畫作一定是未來藝術品市場投資與收藏的新貴。
建構之根:頂層指數的宏觀內涵
影響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走勢的因素似乎不可勝數,宏觀經濟形勢、買方的財富及心態、黃金等投資品的替代效應……。但是,我們始終相信,在重重迷霧之下必然有個簡潔精致的答案存在。在回顧過去十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數百次拍賣會八萬條拍賣記錄的基礎上,通過數據挖掘手段,經過細致的分析和反復的檢驗,我們認為影響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景氣的因素主要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風險效應因素:即國際宏觀的經濟形勢和基本走勢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帶來的大勢影響。
財富效應因素:即國內和國際買方市場的有效需求,集中表現在高收入人群的財富水平波動。
投資偏好因素:即資本在其他投資品市場的流動水平及其對當代藝術品市場的影響。
面對上述三個方面,如何選擇合適的觀察指標來監控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動態就成為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指標的選取往往最能體現一個評價體系的內在靈性。例如美國著名記者在考察全球毒品市場成交額的時候,天才般的采用大額紙鈔(500面值歐元或100面值美金)的流通速度來反映毒品市場的發展態勢,結果取得了驚人的準確性。頂層指數通過采用計量統計和機理判斷,根據深入的回顧分析和模型試算,按照數據的完整性、可持續性及權威性的原則,甄選了18個指標作為涵蓋上述三個因素的指標池,其中包括了GDP、PPI、CPI等宏觀經濟指標,也囊括了黃金、石油、玉米、大豆等大宗商品期貨價格,還考慮了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發達國家財富人群的收入狀況。
經過頂層指數分析,在表示風險效應的指標中,美國人均GDP是一個與諸多指標有較強相關性的指標,與澳、中GDP以及CPI都有很強的相關性,但不能解釋PPI;對于財富效應指標中,中美富豪相對獨立,特別是中國富豪指標對藝術品市場的成交量有較為顯著的相關性,因此對于市場的反應程度也較為敏感;對于其他投資品市場而言,黃金與石油、大豆、玉米和房產都具有較為顯著的相關性,因此,可以作為較為突出的代表性指標。
建構之葉:頂層指數的微觀機理
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藝術品是典型的異質商品,異質商品的每一單位價格都決定于它的各個特征。為了把握每件藝術品的價格,有必要對可能影響價格的特征變量進行監控,以此來形成藝術品的“特征價格指數”(Hedonic Price Index)。“Hedonic”是從希臘語hedonikos 轉變而來的,表示愉快的意思,在經濟學的意義上指人們從其消費的商品或服務上獲得效用或滿意程度。特征價格(Hedonic Price)是指商品的各種特征隱含的價格。我們認為,藝術品的價格取決于藝術品的各種特征帶給消費者的滿足,藝術品的每一種特性都可能與其價格的某一部分相聯系,因而藝術品特征的各種差別和變化都可能是有價的。
我們考察了200位主流當代藝術品作家的畫作的多種特征,如歷史成交價格、畫作面積、藝術家作品的平均成交價格、藝術家作品的成交數量、畫作的拍賣時間、當代藝術品市場的景氣程度(從宏觀分析中獲得)、作者的名聲、表現主題等。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我們發現畫作的拍賣時間、畫作面積、作者的名聲、當代藝術品市場的景氣程度等因素均為顯著變量。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特征變量的不斷監測來預測藝術品未來的價格走勢。
遺憾的是,受到數據可獲得性的限制,我們還沒有能夠較好的覆蓋更多的變量,不能選擇某些可能對價格有一定影響的特征變量來分析畫作的成交價格,如玩賞性、市場炒作等,這也直接使得我們所擬合的回歸分析模型對畫作成交價格方差的解釋量還不高。隨著數據的豐富,未來的研究將會進一步提高預測的準確程度,從而能夠為畫作交易提供更具價值的參考。
建構之實:2009秋季頂層指數
本期頂層指數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景氣指數,這是我們對宏觀趨勢的研判,二是2009年秋拍代表畫作的價格預測,這是我們對中國當代藝術品微觀層面的解讀。
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景氣指數
基于頂層指數宏觀內涵分析,我們用計量模型構建了反映中國藝術品市場宏觀景氣水平的頂層宏觀指數,以1999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景氣水平作為基準(100點),對2000-2008年的頂層宏觀指數進行了擬合,結果與現實的成交水平高度統一,具有較強的信度和效度,充分展示了頂層宏觀指數的科學性。
我們收集了2009年10月的相關最新數據,對2009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宏觀景氣水平進行了科學和大膽的預測,其結果表明,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將維持下滑的整體趨勢,繼續下行以尋找支撐,但速度將明顯放緩,其原因在于金融危機對于藝術品市場的影響尚未消除,藝術品市場作為奢侈品投資市場,具有較強的需求彈性,換言之,當經濟下滑時,藝術品市場將首先收到沖擊,顯著下滑;但是當經濟復蘇時,則滯后于宏觀經濟的反彈。對比我國GDP和國際金價,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的景氣水平如圖1所示。

圖1 中國藝術品市場景氣指數
我們從2009年春拍的情況也可以看出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趨勢的一些端倪。2009年中國嘉德春拍“中國油畫及雕塑”專場總成交額3440.7萬元,成交率44.7%,與去年秋拍相比下降三成;中國保利2009年春拍“油畫雕塑及當代藝術”專場總成交額3772.7萬元,成交率65.82%,距其2008年秋拍8500萬元的數字就相差更遠。香港蘇富比更是將拍品的重心轉移到了中國傳統書畫上,其中國當代藝術拍品的數量比2007年減少40%。
我們認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投資者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價值認知在懷疑中不斷地調低,這直接導致了整個投資者群體價值體系的解體和崩潰,陷入到了可怕的“羊群效應”下降螺旋中無法自拔。沒有了價值體系支撐的市場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對收藏家、拍賣行、經紀人和藝術顧問等業內人士進行的調查也顯示,83%的人對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信心持悲觀態度。
藝術品市場資金的統計表明,“后危機時代”對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資金流向的影響依然存在,2009年春拍投資當代藝術品的資金大幅減少,部分游資已退出市場,或者轉攻風險較低的中國書畫板塊,這從中國書畫板塊成交量的放大也可以得到印證。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專場以1.3億落槌,超預先估價近一倍總成交率按總成交金額也達到95.5%。
由于當代藝術品市場的整體低迷,高價當代藝術品的表現也差強人意。2008年秋拍雖然已寒意初現,但前100名藝術家中有32位當代藝術家入圍,今年春拍這個數字縮減到只有23人。高價拍品的均價也有大幅下滑,從去年秋的490萬人民幣降到320萬。
2009秋拍代表畫作價格預測
利用已有數據,為了對頂層畫作進行分析和預測,我們進一步構建了頂層畫作數據庫,并獲得了平均成交價格20強藝術家以及成交數量20強藝術家的畫作交易信息,其中成交數量包括歷年的具備完整交易信息的畫作交易次數(含重復交易),具體見表1和表2。

表1

表2
利用所構建的數據庫,運用特征價格模型,我們進一步確立了各個畫作特征的特征價格,最終形成預測模型。針對2009年秋拍的部分代表畫作,我們根據模型對交易結果進行了預測,具體預測價格如下表所示。

表3
四十年難遇的寒潮突然來襲,讓金融嚴冬中的人們感到更加寒冷,也給今年的秋拍帶來了刺骨的寒意,但同時也讓我們能夠以更加平和的心態冷靜地觀察、分析和思考。冬天是養精蓄銳的時節,為春天的播種做好一切準備。我們精心建構的頂層指數就是您冬日里的一杯熱茗,細細品位,您能夠從熱氣騰騰中體會到冬之況味,從片片綠葉中尋出春日的爛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