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羅芙奧相較下,中誠和景熏樓提供給藏家們較「生活化」的價位,中誠總計成交110件,件數成交率85.94%,總成交金額為1.54億元;景熏樓則拍出102件,成交率80.95%,總成交金額達1.3億元,成績皆較春拍出色。景熏樓副總經理楊心琁表示,秋拍往往會帶動來年春拍,因此對虎年景氣相當樂觀。
睽違已久 歐洲藝術再回鍋臺灣
中誠、景熏樓這次重點全聚焦在臺灣、中國的華人當代藝術上,只是前者還另外開展一些難得出現于藝術拍賣上的歐洲藝術,精選出當代集積藝術大師阿曼的雕塑作品《提琴維納斯》、新具象畫派歐洲當代藝術大師維士巴修《大提琴手》,分別以767萬、424萬元成交,這樣的佳績,讓歐洲藝術成了拍賣市場中的新興市場。資深藝評人黃河表示,其實早在90年代前,臺灣藝術市場50%充斥著歐洲藝術,直到2005年起,「中國風」才被炒作起來。
黃河樂見這股「回鍋熱」,他認為,像日本、新加坡……等國的藝術市場紛紛朝向國際領域發展,希望臺灣不要一味將視野停留在本土,而應該提供藏家多元化選擇。
趙無極風潮持續加溫
這兩場秋拍最受矚目的焦點皆在臺灣藝術家廖繼春的作品上, 他的創作以大自然風景為主,并于2009年的羅芙奧、景熏樓和金仕發的春拍上,搶盡風采,這樣的氣勢繼續延燒到秋拍中,中誠所拍的《初秋》是他于1946年時所創作,具有見證臺灣土地政權交替的年代的象征意義,經喊拍第3次價格后,以3400萬元成交。而另一幅《玉山日出》,景熏樓則以1890萬元落槌,也讓廖繼春成為景熏樓2009年春、秋拍最高拍價的畫家。
而朱銘《太極系列-對招》則是景熏樓的另一個焦點,木雕的不可復制特質,使該作品最終以1274萬元臺幣成交。另外,才剛在2009年羅芙奧秋拍創下臺灣拍賣史上最貴畫作紀錄的趙無極,魅力繼續橫掃景熏樓秋拍,這股「趙無極風潮」讓一幅僅A4大小的《漁樂》,依舊拍出近500萬元的亮眼成績,是近幾年來臺灣拍賣市場上最小卻最貴的畫作。黃河指出,由于趙無極堪稱華人藝術界的領頭羊,在許多投資人資金不知往哪擺之際,便想買一些極具指標性的保值品,趙無極便順勢脫穎而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