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者:99藝術網記者 小賈
被訪者:藝術家 彭鋒
99藝術網:簡單說說您對這次展覽的看法吧
彭鋒:在這種全球化大背景下,做一次抽象藝術展是有必要的。我是看好抽象藝術在全球化條件下的發展的,因為抽象藝術沒有太多的背景。
99藝術網:您說的在中國?
彭鋒:不,在全世界都一樣,它并不需要多少文化背景。相較于具象藝術,它需要的文化背景更多一些。所以我的觀點是,把這樣一個展覽放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才有意義。具體來說:我認為中國藝術已經過了打中國牌的時候。就是說,中國當代藝術家不要太強調作品中的中國性,強調藝術性就行。解決當代藝術現在面臨的問題,全球化面臨的問題。所以說,要作為一個純粹的藝術家出場,而不是作為一個中國藝術家出場。如果就說你中國藝術家,似乎沒有解決全球問題的水準。我是特別不喜歡打中國符號的牌子。無論是傳統的符號,還是當代政治波普的符號,因為我覺得似乎不能很好地解決當代的問題。抽象藝術在這方面就要實際一些。比如說,我國的抽象的藝術能與國外競爭,這個競爭是不需要其他的條件,就像在數學領域,在哲學領域一樣,可以一較高低。在哲學領域根本不用擔心,我們永遠是第一,以為我們是中國人,哈哈!
99藝術網:前段時間成立了當代藝術院,您對這個組織有什么看法沒?
彭鋒:我對這個組織沒什么看法,實際上,我對藝術圈里面的一些組織機構都沒什么看法,因為我在圈子外。
彭鋒:是這樣。對于國家來說,成立這樣一個組織是發展的一個標志。但對于藝術家來說,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一個您是作為藝術家還是作為一個組織的成員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大部分藝術家還是想做純粹的藝術的。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進步,發展的表現。
99藝術網:您作為一名北大教授,對美術教育有什么看法嗎?
彭鋒:我對于美術教育系統沒有太多研究。但是我希望美院的教學能越來越開放,因為觀念在變化。不要太多死盯著技術問題。我在美國耶魯呆過一段時間,美國的藝術教育更加觀念化,你首先有一些觀念,再創造。一般一年級以后,基本不再學習基礎。
99藝術網:您說的是觀念先行。那會不會形成一個循環,回到以前的形式?
彭鋒:不會。就算是再循環也會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因為我對這個有一個看法,就是今天的藝術和以往的藝術不同,就是今天你知道怎么來的。18世紀以前藝術家不知道自己在做藝術,他只知道自己在畫畫。你理解了藝術以后,你會有創作的理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