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訪者:99藝術網記者 小賈
被訪者:藝術家 譚平
99藝術網您是什么時候做抽象藝術的?
譚平:89年就開始了。當時還沒什么人做抽象,學版畫的時候就是做的抽象。89年去了德國,在德國又開始學習,那時候抽象藝術在德國藝術中占很大的比例,我對抽象藝術就更加感興趣了。在德國呢,和在中國做抽象還不太一樣,德國的抽象藝術和他們的歷史有關系,和他們的生活也關系,所以說呢,去德國學習學的不是一種風格,而是了解他們的抽象藝術從哪來,為什么會出現抽象藝術。有了這么一個階段以后,回到國內就知道,做抽象藝術不是為了尋求某種風格,更多的是表達自己和經歷的某種關系,這個比較重要。
99藝術網相較于寫實,抽象藝術是不是更加注重于過程?可能它的過程和結果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譚平:是。寫實繪畫考慮的可能更加周全,例如構圖,人物,各方面,它有一個目標。抽象藝術往往只有一個出發點,你不知道它的結果。
99藝術網您的意思是藝術品有自己的生命,你只需要創造它?
譚平:對。
99藝術網很多歐洲抽象大師到了老年或者一定階段又回到了具象,您會有這樣一個過程嗎?
譚平:這個我不知道。但是,我的作品對于觀眾而言,你們的感受可能是抽象。但對我而言,我畫的東西你們看上去像細胞的話,那也是一種具象。有時候,對于同一件作品,觀者和作者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解讀的。
99藝術網如果產生了差異,您覺得?
譚平:很好。
99藝術網我了解到方力均是您的學術,他現在十分炙手可熱,您作為老師對他有什么看法?
譚平:當然,有一個這樣的學生,到達這樣一個高度,應該是非常高興的。另一方面,方力均的生活和歷史是一個整體,我覺得應該這么完整地去看,才是對的。我們往往就會說方力均畫的東西總是一樣的,包括后來的作品,但如果你發現他的作品是他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的時候,你會覺得他的作品是非常不錯的。他的繪畫是一個過程,而且過程非常完整,他有自己的符號,從80年代到90年代初,他符號變化的這個過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另外,他在藝術領域的其他事情,例如,他的版畫就做得相當好,比有些其他藝術家都要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