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如果你在北京某一條大街或者胡同里,見到一位身上掛滿“徠卡”相機,腳蹬一輛破自行車,臉上扣著防毒面具的“老外”在那里東張西望,時不時“攝”兩下的,那八成就是閻雷。
閻雷——YANN LAYMA,1962年出生,法國布列東人,屬于法國的少數民族,這個民族的共同特點是頭發黃,性格固執,喜歡離家出走。閻雷無一例外的全部繼承了這些傳統。從14歲他就開始周游世界,16歲喜歡上了攝影,18歲成為了職業攝影師。1981年,他19歲的時候第一次到中國,之后他總共來過中國多少次,他自己也數不清。
閻雷最愛吃的中國菜是“宮爆雞丁”和“糖醋里脊”,屬特無聊的兩道菜。閻雷的漢語說得非常好,與他交流不會有什么語言上的障礙。每當有中國人夸他漢語說得好時,他總是很“謙虛”的說:“一般吧,比你好不了多少。”據說有一次他到一個中國餐館吃飯,服務員見是一個外國人進來,便互相小聲說:“來了一個老外,宰他一頓。”閻雷聽見后,大聲說:“你才是老外!”
這就是閻雷,其實到2009年他才47歲,自稱屬虎。
在以中國為主要拍攝題材的外國攝影家中,閻雷也許可以稱得上是最優秀的之一。雖然,國內的報刊很少有關于他的介紹,他的作品也很少在國內發表過。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誤會。20年,閻雷幾乎走遍了中國,他用他的徠卡相機真實地記錄了從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中國的巨大變化。看閻雷的照片就像在看一幅完整的關于中國20年變遷的風俗畫。這種拍攝的力度和完整性在中國攝影家中也非常少見。
2004年10月,閻雷的《巨龍108像——20年攝影中國》攝影展在法國巴黎盧森堡公園展出,108張1.8米×1.2米的巨幅照片延公園的柵欄墻排開,成為巴黎最耀眼的一道風景。據說能夠在盧森堡公園展覽的攝影家基本都是大師級的,這一點讓閻雷非常自豪!開幕式當天,他的大型畫冊《中國》也在全世界6個國家首發(可惜單單沒有中國),首印數量就達到75000冊。同一年10月,閻雷還參加了在北京故宮舉辦的《紫禁城國際攝影大展》。2005年,閻雷因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貢獻,被法國國會授予騎士勛章。
閻雷不是一個新聞攝影記者,也不自稱是藝術家,他只拍他認為很美的“故事”。1990年,他拍攝的畫冊《歌海木寨》(一個關于中國侗族的故事)在世界上引起很大轟動,也使廣西三江和貴州黎平一帶成為外國游客和文化人類學者蜂擁而至的地方。1993年,他在云南元陽拍攝的圖片專題《山的雕刻者》以及同名記錄片更是取得巨大成功,無數攝影獎和電影獎使他跨入了國際級攝影名家的行列。
當然,閻雷并不僅僅拍中國,他已經采訪過80多個國家,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路上。他是一位真正的人文地理攝影師。
20多年間,閻雷一直在追逐和拍攝他所說的“像夢一樣的世界”,他說中國過去有很多像夢一樣美好的地方,但現在這些“夢”越來越少了……

1999年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閱兵儀式 1999

北京紫禁城墻外練太級的老者 1986

福建海域已廢棄的老式中國帆船 1996

貴州村莊 1990

遼寧蘇家屯火車站 1988

面對西湖而坐的一對戀人 1986

位于深圳和廣州之間的混凝土制造的私人宮殿 1995

臥鋪車廂 1988

武當山隱修院華麗雕刻的頂部 2001

云南元陽哈尼族的梯田 1993

浙江紹興東湖 1996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