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趣聞,筆者既感到好笑,也覺得正常。當代藝術在大多數人的心里,是稀奇古怪、難以理解的。而國內對當代藝術的另一印象,源自它的作品在拍賣場上的“天價”。于是大家都爭先恐后地加入其中,就算不跟風投資,也想要對這種“新潮”的藝術一看究竟。
前兩年的大熱過后,如今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陷入沉寂。事實證明,貪戀市場的一時熱鬧,帶著投機心態入市,最終換來的只是泡沫破裂、價格崩盤。而更多的例子也表明,個人對于藝術品本身的關注、喜好和熱愛,從來都是欣賞、收藏當代藝術品的先決條件。
著名收藏家唐炬先生曾在接受一次采訪時笑談道:“我不認為把一個動物的尸體泡在一個瓶子里面有什么美感或是多大的意義可言,更不明白這樣的東西怎么可以荒謬到賣出天價。”唐炬先生認為,一件藝術品值得被收藏,首先是因為它美好,再者是因為它能夠讓大多數人看懂。
曾經有一位美國工程師,連續兩天來到了藝術家李善單的作品《月光浴》前靜靜觀賞。吸引他的不僅僅是798的包豪斯廠房,更是眼前畫作上寧靜的夜色、灑落滿地的月光和靜待友人在此交心的兩把高腳椅。他感嘆道,工業總是太有摧毀性,藝術卻不同。畫作就像一位朋友:它懂你,映照著你的內心;你透過它,反省過去,憧憬未來。“只可惜老婆不讓我花這么多錢將這位朋友帶回家。”他笑道。
而面對著798里一些帶有敏感題材或抽象怪異的藝術品,看的人或是竊笑,或是疑惑,更有甚者滿臉不屑,離開時只拋下一句:“看不懂!”
油畫鑒賞家孫煒先生認為,一些當代作品的觀念“魯莽而不切實際”,“只有擁有更多觀眾尊重和喜愛的作品,才會受到市場的追捧。”孫老師說道。
當代藝術作為一種“前衛”,代表著思想文化最新近的發展和突破。它承載著強烈的當代觀念,印證著當代人的思想與生存狀態。
798亞洲藝術中心負責人李宜霖先生認為,國內新興的卡漫風格就很值得關注。目前包括好萊塢電影等各個不同領域對于卡漫或動漫的投資越來越大。它提供了一種較傳統藝術更輕松、簡單的表達方式,易于被接受。更重要的是,它伴隨著新生一代的成長,見證著他們的思想與經歷。這樣的作品自然更容易被他們所理解、認同繼而喜愛。
“藝術品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愉悅,永遠都是高于它在經濟上的回報的!”李宜霖先生說。
中國當代藝術已進入“梳理期”。包括圈子里數一數二的收藏家羅根在內,許多的業內人士認為:盡管諷刺,但市場的走低無論對藝術創作還是收藏投資都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大家都可以在這個冷靜時期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樣的作品更適合自己的欣賞與收藏。另一方面,泡沫破裂后當代藝術品的價格回歸合理,藝術愛好者也更容易以合適的價錢收藏自己喜愛的作品。
孫煒先生認為,中國當代藝術跌倒于“流感綜合癥”,它的病毒曾在熱鬧擁擠的人潮中大肆傳播。如今市場歸于冷靜,我們不禁反省:對待當代藝術品,似乎就如對待自己的身體,應時時關注,用心珍愛,而不是在染病后措手不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