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珍品層出不窮
在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的拍賣會上,古代書畫創造的神話,將書畫市場帶入到億元時代。這也使得投資者對于即將露面的珍品給予了更多的期待。
古代書法無疑是今年秋拍的最大“神話”,隨著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秋拍中兩件書法作品成交上億,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這個領域。值得注意的是,與原來人們只關注古代書法中的“鴻篇巨制”相比,現在人們關注的更是書法中的內涵。像在北京匡時的秋拍中,曾藏于首都博物館邢侗的《行書李白詩》綾本書軸格外引人注目。明末書壇,群雄并起,與張瑞圖、米萬鐘和董其昌并稱“邢張董米”的邢侗作品傳世最罕,此次拍賣的這幅作品雖然只有區區二十許字,寥寥兩列,卻豪放自如、縱橫捭闔。裱邊又有曾熙、李瑞清及胡小石跋,出版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是古代書法收藏者不可錯過的名跡。
相比古代書法,古代繪畫更講究是內涵,特別是在賺錢效應頻現的今天,誰能更多地解讀繪畫意外的東西,誰就能夠引起買家更多的興趣。在北京匡時的秋拍中,八大山人的《受天百祿》為其晚年作品,構圖疏簡、筆墨空靈。收藏這一珍品的是我國近代大實業家張詧先生——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張謇之兄。在西泠印社秋拍中,有一幅石濤的《墨竹圖》值得關注。其是石濤存世作品中為數不多的絹本作品之一,繪竹一竿,孤枝繁葉,令人置身畫前,有一種觀墨竹如同享清福的感受。《墨竹圖》原為張大千收藏,是張大千“大千居士供百石之一”,并著錄于《大風堂書畫錄》第一輯。張大千之后,《墨竹圖》先后經錢鏡塘等收藏家之手,后來被一位上海的老干部珍藏。1966年,其在上海博物館對此軸作重裱,幷將張大千原題舊簽移入新裱包首,裱背有“上海博物館書畫裝裱門市部裝裱,一九六六年三月”字樣。隨后《墨竹圖》與它的主人一樣也經歷了文革的磨難,幸運的是它完好保存下來了。本次由其家屬友情提供,無疑成為了拍賣會上的一大看點。
近現代書畫:不要錯過精品
香港佳士得舉行的中國近現代畫專場拍賣會上,傅抱石在金剛坡時期的力作《杜甫詩意圖》拔得頭籌,經過藏家激烈競投,最終以6002萬港元高價成交,刷新了該藝術家拍品的世界拍賣紀錄。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北京永樂的秋拍中,其成交價只有1120萬元。
抱石先生有句名言:大膽落筆,細心收拾。在欣賞這件作品的時候,除了體會它的大氣磅礡的大氣勢、大氣象之外,還要仔細品味它的細部收拾的微妙,如泉口的處理、云煙的的烘染,尤其是點景人物的安排,真是恰到好處,更移不得。圖右下角鈐有“敬之齋主”朱文方印,這是何應欽的印鑒。此畫應即是何氏1944年9月直接得自昆明郭書、傅畫聯展。
其實,在內地的拍賣市場上,并不缺乏近現代書畫精品,但是由于投資者傳統的理念以及現場的氣氛等眾多因素,許多作品并沒有拍出理想的高價。在今年北京永樂的秋拍中,傅抱石《竹林七賢》成為了主打的拍品,其創作于1943年,正是傅抱石“金剛坡”時期,作品突顯了晉人灑脫不羈的飄逸韻致。人物開臉氣息高古,細觀人物面部的神情卻不復輕松,眾賢的表情平淡看似未喜未憂,而眼神卻是暗淡的,帶出幾多神傷。西泠印社秋拍則將推出傅抱石的歷史題材繪畫精品《袁安臥雪圖》。這件作品據葉宗鎬先生《傅抱石年譜》,原為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藏品。1994年 10月 30日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這幅作品作為封面拍品被臺灣一位知名收藏家競得,珍藏至今。
在北京保利的秋拍中,齊白石作品《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以9520萬元成交,顯示出這位大師的作品價格又上了一個臺階,這無疑使得投資者對其珍品更加關注。在即將于北京匡時的秋拍中,出版于《名家翰墨》中的齊白石《松梅喜鵲》軸高達3米余,這件白石老人九十歲高齡的巨幅作品可謂稀罕,自上而下探以一枝青松,自下而上則承以一枝老梅,又以一株鐵柱般的老梅干承上啟下,將松梅連接起來,梅干上著一喜鵲,作勢欲飛,整幅構圖奇險、筆墨精到,是白石老人藝術高峰時期的精彩之作。
瓷器古玩:關注奇珍異品
在中國嘉德的秋拍中,“明·月露知音琴”更是以2184萬元人民幣創出明代古琴新成交紀錄。此外,著名藏家張宗憲收藏的“清乾隆·仿掐絲琺瑯粉彩壽山福海雙龍耳蓋瓶”同樣以1792萬元人民幣高價成交,這些都顯現出在瓷器古玩投資中,奇珍異品無疑受到了市場的青睞。
在北京匡時的秋拍中,近代著名古琴家吳景略先生珍藏的唐,宋,元三張古琴將使人大飽眼福。此次拍賣其后人提供的《太古遺音》、《龍升雨降》、《朱致遠修百衲琴》三床古琴均為吳景略先生經年珍藏,漆髹良好、斷紋完整、音質高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戴榮華手繪清代官窯瓷畫,對清代官窯瓷器的研究鑒賞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上海藏家藏革命題材的文玩20余件,涵蓋竹木牙角多個品種。
在西泠印社的秋拍中,印章無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主要是因為近日以西泠印社為主要申報單位和傳承代表組織的“中國篆刻”,成功入選2009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以金石篆刻名滿天下的西泠印社,每次推出的印章專場拍賣都會讓各路藏家心動。在約150方名家篆刻中,清及晚清的各家有陳鴻壽、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等,其中最讓市場眼前一亮的是篆書朱文五螭鈕“青宮少保”印,這是當年盛宣懷受加“太子太保”銜時清廷所賜,專家指出,此印得自一位清代著名藏家之后,流傳有序,是一件難得的歷史文物。而載入硯譜的沈氏第一銘心之品,“紫云硯”也是此次秋拍的亮點,上有和軒氏、邵松年、沈石友、吳昌碩銘。一硯之中,有四位雅士精銘,極為難得。和軒氏之銘“紫云凝九淵,淋漓氣常濕……”頗有氣勢。正如沈石友在硯之錦墊上題字所言“研背銘和軒氏,不知何許人,銘辭豪邁,斷非庸流。”
在西泠印社的秋拍中,清乾隆掐絲琺瑯夔龍耳長頸瓶將現身,但更讓市場期待的是于12月24日在上海崇源舉行秋拍上露面的清乾隆御制掐絲琺瑯冰箱。這件清乾隆•御制掐絲琺瑯冰箱分箱體和箱座兩部分。冰箱為木胎、鉛里,底部一角有一小圓孔,為冰化時泄水之用。箱體外部為掐絲琺瑯,遍飾纏枝寶相花紋,艷麗多彩。四角包鑲掐絲琺瑯并飾以獸面紋。與此次上拍的這件掐絲琺瑯“冰箱”花紋相同的另外一只,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隨著拍賣市場行情上漲的影響,近年來瓷器古玩仿制品比比皆是,大量擁向拍場,令人防不勝防。這無疑使得市場對于普通器型警惕了許多,這也是為什么此次秋拍中,眾多的拍賣行紛紛推出特殊器型拍品的初衷,這提醒投資者在尋找傳統珍品的時候,更要對于特殊器型有所關注。
附:在12月舉行的部分秋拍時間表
|
拍賣公司 |
拍賣會名稱 |
地點 時間 |
|
北京永樂 |
2009秋季拍賣會 |
北京 2009-12-13 |
|
北京匡時 |
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北京 2009-12-14 |
|
長風拍賣 |
北京長風2009秋季拍賣會 |
北京 2009-12-16 |
|
西泠拍賣 |
五周年慶典暨2009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杭州 2009-12-18 |
|
上海國拍 |
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上海 2009-12-20 |
|
上海嘉泰 |
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上海 2009-12-21 |
|
上海天衡 |
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上海 2009-12-22 |
|
上海道明 |
2009秋季拍賣會 |
上海 2009-12-23 |
|
上海東方 |
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上海 2009-12-24 |
|
朵云軒 |
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
上海 2009-12-24 |
|
上海崇源 |
2009年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第二場) |
上海 2009-12-24 |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