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畫究竟該與誰較勁?
文/羅奇
畫畫究竟該與誰較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與別人較勁?與自己較勁?抑或還有其他?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實際是一個繪畫探索歷程的問題。在我看來,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反映繪畫的三個不同的階段。初學繪畫者是在與別人較勁。“我要畫得比他好”,“我要向某某學習”等,這些是繪畫者必須面對的第一個問題。通過與別人較勁使自己繪畫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等繪畫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后,逐漸發現與別人較勁失去了意義。因為不斷與別人只會離自己越來越遠,而且技術水平提高到一定階段后技術上的推進與超越是相當難的事,于是,繪畫者開始與自己較勁。這實際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階段。因為這實際上表示繪畫者的畫面已經和別人拉開距離,或者說,形成了自己獨立風格面貌。這時的畫面與別人的畫面拉開了距離,在某種意義上不具備可比性。因此,與別人較勁也失去了意義。繪畫者必須面對自己不斷拓展、改進,使自己的畫面不斷得到突破,這是與自己較勁的過程。
在與別人較勁和與自己較勁之外,有沒有第三種可能性呢?我說“有”。這時的較勁應該是換一個詞——對話。達到第三階段繪畫者已經完全去掉了那些咄咄逼人之氣。內心應該是安靜、祥和的,他能十分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內心。繪畫的過程變成了一個十分和諧自然的與畫面對話交流的過程。他的技術、他的思想都以臻至相當的高度。他也不再需要自己的畫面得到他人認可。對于畫面的最終效果他也沒有非此不可的欲望。畫面是他的一個至親至敬的朋友。他們之間能用心靈溝通、交流,他不會給他的這位朋友施加任何壓力。運筆揮毫之間,心領神會。意象盡顯,淋漓盡致,而絲毫不顯雕琢之痕跡。
說得有點玄了。但這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有許許多多的人,終其一輩子都是在與別人較勁,因此,現實中總有許多東西是我們難以擺脫的。你一直都是在受別人的影響。各種展覽活動等等都在提供一個你與別人較勁的機會。尤其是全國美展,更是要評出甲、乙、丙、丁。據說,有一位老人,以前從未入選全國美展,但最近一次還獲銀獎。他是怎么弄的呢?他仔細研究歷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的顏色、結構等等,進行總結歸類,也就是哪幾種顏色獲獎比較多,哪些構圖方式獲獎比較多等等。結果他獲了銀獎。但這位老人其實是悲哀的,因為他一輩子都在與別人較勁。他自己在哪里他不知道。
當然,這些也不是絕對的。這三種方式也會互相穿插。與別人較勁的同時實際上也是在與自己較勁,因為你總是想超越自己的,而偶爾的靈光一閃也可以說是與畫面對話,只是分清這些問題,有助于在不同時期培養我們自己的內心。
而我?究竟在與誰較勁?
2007,03,07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