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月濤 炮仗花 138×68cm 2009年
11月21日—24日剛剛落槌的北京保利2009秋季拍賣會上,第1261號的拍品是著名國畫家杜月濤先生于2009年春節在西雙版納現場寫生創作的作品《炮仗花》(138×68cm)。經過一番激烈競買后,以25萬元人民幣成交。據悉,這是杜月濤先生的花卉寫生作品首次在拍賣會上出現,對用心于學術的實力派畫家,業內人士分析其作品升值會有無法估量的空間。
杜月濤先生自幼習字學畫,并在祖父的引導下誦讀傳統的國學經典,后又經過了在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和國畫系的嚴格訓練,在技與道的合一中完善著他的理想并向著他設定的目標——“繼承我傳承”前行。
1994年,杜月濤先生的繪畫作品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選為對外的國禮,而他在中國畫的繼承和發展方面也早已得到了諸位學術權威們的認可。如美術理論家邵大箴教授就撰文說:“我看杜月濤下筆大膽果斷,畫風豪邁有氣勢,大概和他經過的磨礪有關。從作品看,他已經畫出了自己的味道。”美術史論家薛永年教授也撰文評論:“在這里我想談談杜月濤為人從藝的過人之處的看法。一是起點高,悟道早,一開始就走出了渴望大成的第一步。二是目標遠,步子實,能在取得明顯成績后有戰略眼光地廣取博收,高標準地完善自己。三是善交往,懂世情,能在改革大潮中既爭取廣泛支持又不失一個藝術家的真性情。我常想象他這樣既不忽略事物又不心為物役,總保持主動,實在也是一種奇才。”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杜月濤先生并沒有被年少成名而取得的成績沖昏頭腦,他在尊崇對傳統的學習上又去重視寫生,曾創下了三載騎單車全國萬里寫生之壯舉,后又潛隱下來進名校研讀十數年,博士畢業后以學者之胸懷全身心投入到寫生與創作之中。他珍惜每寸時光,冬天到西雙版納作花卉寫生,春夏秋季又三十幾次去太行山、泰山、黃山、青城山、華山、景岡山、桂林及黃土高原等地作山水畫寫生。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數十年如一日為繼承和弘揚中國書畫的精神早被已故老一輩美術理論界泰斗蔡若虹先生題詞稱其“不負青春!!!”。他的博導之一、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成中英先生在觀看過他的畫后也寫下了“畫以忘憂”給予高度評價。
此次在保利參拍的花卉寫生炮仗花,為紫薇科常綠大藤本植物,花列成串,累累下垂,花蕾似錦囊,花冠若罄鐘,花絲如點絳,滿棚滿架,極為鮮艷。花期正值圣誕、元旦、春節等中外佳節,橙紅鮮艷,連串著生,垂枝樹頭,極似鞭炮,增加節日氣氛。北宋王安石有“爆竹聲中一歲除”的詩句,炮仗花于無聲中,接連迎送中外佳節,確屬應景時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故此幅“炮仗花”作品是杜月濤先生22年在西雙版納寫生的藝術結晶之一。每到春節期間,西雙版納植物園里總有杜月濤先生和他的學生們在此寫生的身影。從對景寫生到對景創作,他經歷了從狀物到圖形后的借物寫心,以得意忘形之熟練手法,直捕自然物象而轉化成其自家面貌。多年的錘煉使他的寫生創作能做到在布局經營恰到妙處,虛實的處理也盡在詩意哲思之中,用筆考究到位,提按點畫使轉得體,墨色蒼潤又似非因筆所致,文才自然之間顯出了畫家飽覽詩書的學養閱歷,在現場之中對景完成,其藝術功力非有數十年深厚學識和下數十年苦功者難以完成。
此次拍賣反映出經過一番浮躁之后的當下,使善于思考的買家們把眼光轉向了如杜月濤先生這樣長期潛心學術研究并具有深厚傳統藝術功力的實力派畫家,這實屬是藝術品市場冷靜后的一種進步和買家的眼光逐漸提升而轉向對真繪畫收藏理念的體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