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葉國豐的畫,給我強烈的感覺是:他有朝氣,有才氣。
葉國豐畫的是油畫。油畫是西方的,對東方來說,它是“外來的品種”。外來的品種,種植在中華民族的本土上,作為藝術,這就不簡單,也非三言兩語而說得清楚。記得20世紀的下半葉,我們的美術界,曾花了不少時間與筆墨,專門探討“油畫民族化”等一系列問題。當時如敲鼓,愈敲愈響,故對問題愈談愈深入,至今還可以談,還需要談,使油畫在中國,以至在東方更上一層樓。
我認為,油畫還是油畫,決不可以變成“中國畫”,因為任何一種藝術都需要有各自的風格特點。
頃者,葉國豐力事油畫,他把全部精力傾注在油畫上,每抓住一個題材,他作了一系列的構思與構圖。在創(chuàng)作中,他有自己的領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充滿理性的感悟,也有自己的繪畫語言。看他作畫,他那畫筆,隨著他的靈感在畫布上獨往獨來,他那色塊,在畫布上移動、堆積,出現(xiàn)了光彩。畫家的神思,畫家具有的哲學能量,畫家詮釋并傳遞的對世界、對時代的看法與觀念……都逐一地體現(xiàn)在畫布上。這一切的一切,構成了葉國豐的繪畫藝術,不論其用了多少“意象”與“抽象”的表達,葉國豐的油畫作品,一句話,富有東方的神韻。
讓我重復一句,“東方的神韻”,這是我對葉國豐繪畫的總的感覺與印象,也是對他藝術的品評。這個品評是一種概括,它是“抽象”的語言,所以對“東方神韻”一詞,我不能具體地再說什么了,但是應該明確這句話,這個品評,又是我對年輕畫家的一種厚望,是為之序。
王伯敏
(中國著名美術史學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6年2月15日于杭州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