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展廳,人們從榜書巨制、古隸新韻、簡牘百態(tài)、草圣心性中“觀賞書法”,又從名師訪學錄、西泠讀史錄、金石題識錄、碑帖考訂錄里“閱讀書法”……整整200余件、八大類具有文辭意義的作品,“前所未有地占據(jù)了中國美術館的4個大展廳。”
以沙孟海、陸維釗等老一輩教育家組成的中國美術學院導師組培養(yǎng)了5位研究生,“一枝五葉”,陳振濂是其中的“一葉”。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稱贊,沙孟海、陸維釗、兩位先生集中了中國書家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就是學者和書者的統(tǒng)一。無疑,陳振濂是一位有心的“研究型創(chuàng)作”書家。
今天在中國,書法既流行又有一定的高度,所謂奇書很多,大師很多,但真正將書學作為一種學術來不斷追索的卻并不多——陳振濂的詩書卻深深地包裹在美學、形態(tài)學、文化史學中,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墨香。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