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卡的制作工藝極為復雜,其中夾雜著許多宗教儀式
唐卡藝術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在公元9世紀,伴隨著藏傳佛教在青海的傳播,以唐卡為代表的藏傳佛教繪畫藝術就在青海大地上競相爭艷。經過近千年的傳承發展,如今已形成了青海熱貢藝術、宗喀藝術、藏娘藝術等代表性品類。尤令世人矚目的是被譽為“火一樣的安多唐卡”的熱貢唐卡藝術,其在造像、線條、色彩、構圖、裝飾等方面,在繼承藏族傳統繪畫流派曼唐畫派精細柔美的藝術風格的同時,大膽借鑒了漢地繪畫的特點,形成了細膩圓潤的繪畫風格。12月3日至2010年1月5日,由青海省唐卡藝術協會主辦的“熱貢手繪唐卡藝術展”將在廣州玉鳴軒藝博城今博藝展中心為大家掀開唐卡藝術的神秘面紗。
市場
鮮見百萬元成交需求趨理性
邁入2009年,記者發現,拍場上已逐漸鮮見以過百萬元成交的天價作品,轉而以數萬元或數十萬元成交的居多。
“我認為,這是一個逐漸成熟和趨于理性的表現。事實上,唐卡的收藏與其他門類的收藏品有區別。其他藝術品收藏,一般可以是出于研究、喜好、甚至市場投資,而唐卡的收藏則更加側重于文化與個人態度。因為唐卡既是一項非常優秀的傳統藝術門類,更是基于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作為傳遞宗教信息的載體和途徑之一。”陳慶彰說:“唐卡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信息。作為一個收藏者,其出發點應該是對這種信息的學習和研究。”
“唐卡作品也有古董作品、大師作品,但畢竟數量有限,且價格不菲,最重要是唐卡作品是以宗教題材為重點,因此作品除了考量其精美程度外,還要強調作品內容的準確性和作品內容的內涵,特別是作品內容及作品本身與收藏者之間應該有一種思想以及心靈需求的默契,也就是收藏家收藏時常用的‘眼緣’。”陳慶彰稱,唐卡收藏更能體現作品、作者與收藏者之間的“緣分”。
專家
全天然顏料才具收藏價值
“收藏唐卡,作者、作品和內容應該是考量的重點。”廣東省收藏協會副主席、收藏文化與經濟研究委員會主任陳慶彰認為,唐卡的學習與創作過程是一種師承關系,并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因此藏人創作的唐卡作品是首選:“過去畫唐卡的多是僧人,但現代一些專業從事唐卡創作的藏人畫師作品也同樣受歡迎,而且從唐卡大師來看,也是以非僧人為主。此外,就作品而言,全手工繪制、全天然顏料的精工作品才有價值。”
至于作品主題內容,陳慶彰則認為“因人而異”。“據說,藏人請‘唐卡’也有這樣的原則——根據自己的需求,一眼看上,合乎‘眼緣’的,無論如何也得請回去。”陳慶彰解釋:“不過作為收藏品,還可以考慮一個因素,就是‘稀缺性’。唐卡雖然題材廣泛,但由于藏人對佛教的虔誠,對于某些題材,不到一定的境界或深度,是不會輕易創作的,因此這類作品則相對‘稀缺’。同時,一些特別精工、用料精殊(如用較多黃金等珍貴原料繪制)的作品,從收藏角度看,特別有價值。”
回顧
唐卡在拍場上屢創天價
來源于雅昌藝術網的統計信息顯示,早在1999年,唐卡已經開始進入拍賣領域,當年一組九幅創作于清代的手繪唐卡作品估價高達140萬~160萬港元,由香港佳士得拍賣公司主槌,可惜作品以流拍告終,但唐卡的收藏價值可以此為鑒。
據了解,近5年來,唐卡作品逐漸活躍于拍賣市場,尤以2006年和2008年為盛,而且拍賣成交價格屢創新高。
禁忌
唐卡收藏無須過多禮節
收藏界人士認為,唐卡收藏個人態度很重要。唐卡的創作技法有許多種,題材與人物主題各異,能有緣“請”一張合緣的唐卡敬置于廳堂、書房、辦公室等地,或作為禮物贈與友人,都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
陳慶彰告訴記者,即使作為宗教作品,唐卡的收藏與放置也無需太多禁忌:“按照傳統,不要放置在睡房、廚房、衛生間等地。也不需要裝香參拜等特別形式,僅是觀禮敬奉即可,這就是唐卡收藏的奧妙所在。”
警惕印刷品冒充手繪唐卡
唐卡收藏近年受到海內外的熱捧,價格增幅非常快,因此導致唐卡收藏熱的出現。由于印刷技術的不斷進步,個別不法商人為了謀利,以半手工繪制,甚至印刷品唐卡冒充手繪唐卡進行出售,雖然價格低,但意義大不。
專家提醒,印刷品線條勾畫均勻,顯得呆板、生硬,而手繪作品的“筆觸”則如同人的呼吸一樣,生動有致。消費者選購唐卡時,應仔細觀察,甚至借用放大鏡來明辨人物眼睛、指甲、手印等最見畫者功力的細節地方。
相關資訊
熱貢手繪唐卡藝術展下月開展
由青海省唐卡藝術協會主辦,今博藝展中心、文化藝術收藏網協辦的“熱貢手繪唐卡藝術展”將于12月3日至2010年1月5日在廣州文德路玉鳴軒藝博城五樓今博藝展中心舉行,展出古唐卡、現代唐卡百余幅,包括更登達吉、斗尕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手繪唐卡作品。繪畫題材除了有六字真言、釋迦像、白綠度母、千手千眼觀音、財神等市場認知度較高,容易被人所接受和了解的造像內容外,也有怖畏神與護法神等別具西域文化色彩的唐卡精品。屆時,還將有高僧活佛親臨展覽現場,為唐卡作品加持開光。
粵收藏協專委會增至21個
廣東省收藏家協會連體鈔專業委員會于11月27日正式成立,至此,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共計設立專業委員會21個(另有2個基地)。另悉,“廣東省收藏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將于12月18日在廣州舉行,屆時,兩年一屆的“雙優”——“廣東省優秀收藏家”和“廣東省收藏事業貢獻獎”將現場頒出。據悉,“廣東省收藏事業貢獻獎”將在兩個領域評選產生:單位,包括藝術博物館、收藏館等;對收藏事業給予大力支持的有關部門領導。此外,從今年開始,協會將設立“先進工作者”獎勵,每年一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