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藝術品網2009年11月29日報道:著名畫家蕭海春、車鵬飛、樂震文、李勁堃山水作品在上海明圓文化藝術中心展出,在展覽現場筆者采訪了畫家蕭海春與李勁堃,就對當前中國山水畫創作發展趨勢以及山水畫創作中對墨錠與墨汁使用情況進行交流。
畫家蕭海春先生認為在當前在墨錠與墨汁材料上各有各的用法,但作為傳統的技法我們還是要保持的,中國畫山水須在傳統藝術中吸取養分進行傳承發展,那是必然的,但中國畫山水終究是在圍繞著傳承上發展的,中國山水畫有其特有的特質--筆墨,不是畫風景,單純的畫一樹一石。在全國美展中人物畫表現主題性作品較強些,山水作品相對少的比例,但在各地的展覽中國畫山水作品還是較活躍的。
上海著名畫家蕭海春早年從事玉雕工作,曾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并長期致力于山水畫創作,曾積極參與新潮畫法的探索。近十年來自甘寂寞,潛心于傳統技法的研究,上起唐宋,下至近現代,遍臨歷代名家名跡,對王蒙、石濤、黃賓虹等家尤有精辟見解和深刻把握。2003年秋。應劉海粟美術館邀請,在該館創辦蕭海春山水畫工作室,指導學員由傳統入手研習中國山水畫,至今一直擔負教學工作。
畫家李勁堃的作品筆墨豐富,他對傳統筆墨技術進行了現代審美拓展為基點的創新發揮,他早年曾學習油畫,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他更強調的是表現現代中國山水畫的審美意韻,因此他介紹了他在山水畫中對用墨的用法。他說,中國傳統山水畫大多只使用墨錠來繪制,但他在創作作品時根據畫面的表現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思想,以墨錠、墨汁、丙烯、廣告色中的四大黑色為載體,在水墨創作中交替運用,宣紙也是選擇較厚的,創作作品更利于發揮表現力,使作品畫面墨色韻味、顏色厚度機理感更加豐富的表達,同時更好地讓人們欣賞到現代山水審美情趣和作品精神。
畫家李勁堃廣東南海人。1958年生于廣州。1987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畢業后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 2002年調至廣東畫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美協理事,廣東畫院專業畫家,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作品《大漠之暮》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銅獎,2002年入選廣東當代名家十人展。作品清新,技法嚴謹,蒙朧中透露出耐人尋味的境界。作品有《脈》、《大漠之暮》、《涌月》、《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等。論文有《試用傳統的筆墨技巧表現新的創作意念》。 王小明攝影報道
上圖畫家蕭海春
畫家李勁堃

畫家蕭海春作品

畫家李勁堃作品及局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