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一段時期以來,國家畫院、國家雕塑院、中國當代藝術院相繼成立,中國藝術從傳統到當代,形勢一片大好,越來越好,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好。如此三院建立是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大聲唱響主旋律的史無前例的舉措,對于加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踐行藝術領域的科學發展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十分深遠的歷史意義,對于加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必產生無比巨大的推動力。
考慮到三院設置相互交叉,邏輯不清,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讓廣大作為納稅人的國家公民深感困惑,百思而不得其解:比如國家畫院、國家雕塑院冠名“國家”,中國當代藝術院冠名“中國”,這中間奧秘何在?三院同在,國家畫院、雕塑院搞不搞當代藝術?當代藝術院又包不包括畫和雕塑?除國家畫院計劃單列外,國家雕塑院、中國當代藝術院同屬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原有的美術研究所和其他研究所相比,究竟怎么搞研究?其成員搞過些什么研究?以后又如何搞?這些成員搞的研究和原藝術研究院學者們搞的有何不同?等等。并且,除三院院長頭銜相同外,其他頭銜太不統一。國家畫院有無研究員待考,國家雕塑院要設研究員,必須經國家法定評審程序認可,而當代藝術院入院者對外則直稱院士,只要點名聘請就成,而且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相提并論相媲美。如此一來,勢必造成國家畫院、雕塑院以及原藝術研究院成員內心不平,而中國藝術研究院尚無心理醫生,如果發生問題該如何解決?
同時,還考慮到中國即將成為經濟強國、軍事大國和曾經是文化帝國并時刻準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值此重要歷史關頭,以國家或中國名義冠名出場的雕塑院、當代藝術院,僅為文化部下屬機構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二級院,與研究所同級,級別太低,顯然不足引領當今世界藝術潮流并代表全人類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既然中國已成功舉辦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奧運會,又即將舉辦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世博會,我們為什么不能在藝術領域里把膽子放得更大些,把步子邁得更快些,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乘勝前進,把毛 澤 東思想、鄧 小 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紅旗插遍全球?
有鑒于此,本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民的名義,擬向中國政府、國務院及文化部、外交部、商務部,擬向中國美術界、批評界、理論界鄭重提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盡快成立中國或國家全球藝術院。
茲將相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關于院名及稱謂
院名必須加上“中國”或“國家”,以昭示國家權力對藝術的全面控制管理,相當于革命戰爭年代蘇維埃政權的響亮口號:“一切權利歸農會!”以此收編民間的、野地的、邊緣的、底層的所有藝術,不管它們是過去的、當代的,還是未來的。應盡快由中國全球藝術院制定出當今藝術的國家標準和審查細則,報國務院批準后立即執行,凡不符合統一標準者均在取締范圍之內。
院名必須加上“全球”,因為有著名藝術家早就說過,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我們要像美國藝術家朱迪·芝加哥設想“假若女人統治世界”一樣,來設想“假若中國人統治世界”,并且在統治世界之后還應有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追求,以便從地球出發向宇宙其他星球繼續挺進。
這樣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藝術機構當然囊括古今中外藝術并包括創作和研究在內。所以院名必須概念明確,邏輯清晰。在這方面應該向無產階級革命家好好學習,認真鉆研毛**同志的著名語錄:“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第一句話是大前提,第二句話是小前提,盡管有意不講結論,但每一個有三段式推理常識的人都知道結論究竟是什么。
至于入院者的稱謂,可借鑒中國當代藝術院剛剛通過新聞宣傳告知的創新成果,一律稱院士不稱研究員。這樣有兩個好處:其一是便于國際接軌。原法國有法蘭西美術院院士之稱,盡管一貫保守,但并無不妥之處,因為后現代不拒絕傳統。此論可充分加以利用,封建、復古、道學、尊孔,但搞無妨。從法國海歸的學者河清不是早就說過,女人纏足之類的習俗就是中國的好東西么?其二是便于稱謂延伸。對于院士中的杰出者比如四大天王,可效仿古代大學士稱之為大院士,不稱不足以平人愿,再有更杰出者或最杰出者還可稱為超大院士等等。至于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是否跟進的問題,容當后論,先不管它,因為藝術總是走在歷史的最前沿。
中國或國家全球藝術院可簡稱為“中國球藝院”或“國家球藝院”,盡管聽起來和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有點混淆,但從來只有體院沒有球院,而且以國家名義搞藝術特別是搞當代藝術,不就是要搞成類似于全民健身運動的全民健心運動嗎?
二、關于隸屬及機構
中國全球藝術院應隸屬國務院直接領導,院長起碼應為國務院副總理。
中國全球藝術院(亦可稱“中國地球藝術院”)設地球村村委會,院長為村委會主任,村委由主任聘請大院士及以上院士擔任。為工作方便,可考慮設若干部級村委會副主任,以滿足中國藝術家及批評家對當朝命官的心理需求,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尊重人才”的辦院理念。
中國全球藝術院可設國家全球架上藝術院和國家全球非架上藝術院兩個二級分院。以下設國家全球歷史藝術、當代藝術、未來藝術三級分院。再往下設國家全球繪畫、雕塑、影像、裝置、行為、環境藝術等四級分院及五級、六級、七級、八級分院。但只能稱“院”不能叫“所”,以免造成中國藝術研究院現有院所并置的不良狀況。因為把藝術家特別是藝術明星歸在所里,即使是稱為研究員,也名不副實且太沒名分,缺少吸引力和號召力。再加上公共廁所也叫所,更不好。故必須稱院、院士、大院士和超大院士。當然,本院建立以后,為了進一步激發中國科學家、工程學家的愛國熱情、民族自豪感和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也可順勢成立中國或國家全球科學院、全球工程院。不是曾有人提出過要炸開喜馬拉雅山從印度洋引進暖濕氣流和修建連通臺灣海峽及太平洋的海底隧道嗎?這樣的偉大科學工程,沒有更大規模和更高級別的科學院和工程院怎么能行呢?
三、關于宣傳及操作
對中國全球藝術院來說,重要的不是藝術,而是宣傳及操作。一定要抓住機遇、創占先機,在正在沒落的超級大國美國、已經沒落的超級大國俄羅斯、正在聯合起來的歐盟各國和正在崛起的印度、巴西等金磚國家醒悟之前,率先成立中國國家全球藝術院。為了團結世界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利用世界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可以考慮吸收部分海外華人和外國代表參加。條件是反對臺獨、藏獨、疆獨以及FLG,無艾滋病、非典及甲1H1型流感,持有中國藝術家作品并時刻準備在國際拍賣會上抬價炒作。此類人員可由外交部推薦,由國家安全部和衛生部審查。為了像保衛國土安全、經濟安全一樣保衛中國藝術安全,也可考慮建立像英國軍情五處和以色列莫薩德、前蘇聯克格勃類似的機構,專門負責此項工作,名稱可叫做“國際江湖聯絡辦”。
中國全球藝術院的成立須先用五經魁首《易經》占卜擇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各國文化政要及世界著名藝術教父、腕爺參加,以造成全球轟動、萬國景仰的宣傳效果。因為如何對當代藝術進行深入的梳理、研究、推廣,尤其是讓其在國際上產生更大的文化影響和競爭力以及對話能力,已經成為更加迫在眉睫的事情。
至于操作方式,從政治方面講,一定要與時俱進,以文化創意產業的名義統率當代藝術。這樣做好處很多:一是可以和成功藝術家達成默契,慢慢消解其過去立場(比如王廣義同志的“大批判”意識)——在中國,“消解”這個詞是很有用的,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以后應該作為全球藝術院主要的研究方向;二是可以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直接掛鉤。現在還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后還要通過中級、高級階段走向共產主義。共產主義作為人類的最高理想,難道不需要中國特色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三是中國當代藝術必須也只能以主流方式予以推動,這樣才能將當代藝術與黨的意識形態、國家的文化資源有效結合,步調一致,建立起公開化、持續性和永久性的國際交流平臺,把那些地下的、半地下的、民間渠道的、時時出現的、偶然機遇的國際國內交流管道和交流方式逐步予以鏟除。
從經濟方面講,要加大投入力度,現在由文化部藝術市場司實施的中國現當代藝術重點活動推廣項目,撥款太少,應該以相當于中國軍費開支的資金來投入當代藝術。文化部藝術市場司2009中國現當代藝術重點活動推廣項目辦公室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廣,即先成立推薦專家組,只管推薦,然后由評審專家組負責審查。這樣一來,在展廳里展示的作品都是先審查再出現,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和現在這樣先出現后審查。當然,必須嚴格篩選評審專家組成員,最好是經過黨校學習培訓過的紅色專家。至于推薦專家組則可以寬松一點、多元一點,開放一點,顏色稍微雜一點沒關系,甚至粉紅色也可以考慮。如果以后中國的當代藝術展全部或只能由政府出錢舉辦,那還會出現我們不喜歡看到的東西嗎?而藝術家做展覽由政府出錢,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藝術家還會不喜歡嗎?大家都喜歡,不就是民心工程皆大歡喜,上下一致萬眾一心共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嗎?
順便說明,宣傳工作從新聞發布會開始,包括舉行開院大典在內,以后中國全球藝術院的所有活動必須燃放焰火慶祝。這方面的工作可以交由著名華裔國際藝術家蔡國強同志來做,可以考慮建立一個中國慶典焰火當代藝術創作中心,認真研究如何用當代藝術來配合國家政治,并進一步發展出國家政治視覺文化學、國家遺產視覺文化學等新興學科。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這樣發展下去,中國當代藝術學術前景將無限廣闊。
最后,讓我們振臂高呼:
全世界既得利益者聯合起來!
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
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