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部分特別推出“書巢秘藏近代名士手跡專場”及 “謝稚柳先生百年紀念專場”。書巢秘藏近代名士手跡專場是是現代著名文史專家王伯祥、王湜華父子兩代學人畢生保藏的師友手跡,萃集了弘一、夏丏尊、馬一浮、錢鐘書、茅盾、沈從文、顧頡剛、葉圣陶、俞平伯、張伯駒、趙樸初、啟功、周汝昌等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學者名流。今年是謝稚柳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由謝先生家屬提供的三十多件精品構成了華辰今次謝稚柳先生百年紀念專場,分為師友留存、壯暮遺墨、高花逸筆、魚飲舊藏四個部分,全面展現了謝稚柳先生高妙的藝術境界。“齊白石繪畫專題”是此次秋拍另一特色。從海內外蒐集的近二十件畫作,集中展現了白石老人從中期到晚年變法的流風演進,凸顯老人質樸無華而又頗具世間情味的藝術特色。此外,吳昌碩《紅梅蒼石圖》(張宗憲先生舊藏)、徐悲鴻《雙駿圖》(白楊女士舊藏)以及李可染《雨余清暑圖》和《陽朔小品》、鄭板橋《竹石圖》、石濤《山水》等精彩絕倫的作品,也同樣值得期待。
瓷器部分,香港著名收藏家張宗憲舊藏“明正德珊瑚紅釉渣斗”釉面勻凈光亮,色澤呈明快的珊瑚紅色,通身別無繁飾,堪稱奇珍;“明正德黃釉盤”通體施黃釉,釉面肥腴滋潤,呈色嬌嫩清亮,釉色嬌黃如雞油;“明萬歷青花五彩龍鳳紋印盒”形制工巧,繪制精美,色彩艷麗,尤其贏得藏家喜愛。
油畫部分,華辰延續一直以來堅守的“紅色經典”品牌陣地,依美術史發展脈絡為線索,以展現時代風貌為準則,遴選了建國初期至改革開放最具影響力的美術作品。同時推出“經典版畫”,“當代藝術”,及“大眾美術”(暨年畫、宣傳畫)系列,依舊以學術性和多元化構建此場油畫拍賣的基本格局。吳冠中創作于2002年的《方莊之戀》是“當代藝術”板塊最大亮點之一。畫家通過提煉的形體、流暢的線條來表現對柳樹的感受和動態,既有具象體現又有抽象表達,中國文學的詩歌意境蕩漾因分之其間。
如甘學軍所說,“華辰影像 ”無論對于華辰本身還是學術界乃至藝術市場似乎都難以割舍。影像拍賣的停滯遭遇業內外強烈反應,基于業務思路的重新梳理,出于對開拓攝影市場和促進影像藝術研究的一份責任,今秋再次恢復影像專拍。
據華辰影像部主任李欣介紹,此次影像專場主要分為“新中國60年紀實攝影經典”、“張印泉攝影底片和原始照片”、“原始文物老照片”、“攝影古籍善本”和“邵福旿攝影史料”五個內容。
新中國60年紀實攝影經典專題作品,有構建了中國領導人公眾形象標準的經典照片,有反映新中國第一代攝影家的視覺組構和表達的代表作品,有50-60年代在新聞攝影與畫意攝影的交織和妥協中創作出的象征性藝術攝影的代表,有70-80年代中國獨立攝影師崛起的標志性作品,有90年代主流了中國攝影藝術的“紀實攝影運動”的代表作等等。
此次推出的張印泉533張底片和214張原版照片,是大師攝于上世紀30年代的主要作品,也是目前發現僅存的一批保留下來,且反映了張印泉最高藝術水平的珍品。她透露,當天已經有國外相關機構表示收藏該組照片的意向,但她希望能有國內藏家將其購得,因為它們是研究張印泉和中國攝影史極其重要的史料。李欣表示,“華辰影像”將為建立和完善國內攝影收藏參考及市場價值標準而不斷努力。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