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夢陽
【記者】您能給我們介紹下您帶領的這個團隊嗎?所謂藝術策展公司的戰略與普通的戰略管理公司有什么區別?
【董夢陽】我們是做藝術的,是藝術組織公司,我們這個團隊的優勢在于融進了大量的商業合作,在未來藝術推廣過程中,如何和商業品牌結合是一年以前我們在想的問題,我們知道,藝術要和商業結合。但如何結合?如何接軌?我們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工作,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團隊來搭手這件事情,因為這些外國企業和知名品牌有他們的語言和方式,你單純說是藝術,不能和它搭手的話,也不能完成合作,這是我們努力要完成的。
既然我們要和他們進行合作,必須有一個和他們接手的團隊完全商業的結合,而不僅僅是概念的結合,藝術和商業結合大家都認為行得通,但如何操作和執行下去需要研究。
【記者】也就是說您認為您的團隊的優勢在于商業性操作的更成功一些?
【董夢陽】對,這個團隊的人,他們有以往公關、活動等相關的經驗,來完成我們的藝術推廣。
【記者】和訊網站今年是第一次參與這個活動,覺得非常好,您這邊當代藝術的展覽做了很多次,今年為什么專門做經典北京藝術展覽?
【董夢陽】藝術有古典藝術、當代藝術、現代藝術,前陣子我們做當代藝術,當代藝術市場蓬勃發展的時候,我們也在其中,但我們金融危機來了以后,市場速度放慢以后,我們把經典藝術又推出來,我覺得是時候了,要給大家提供一些經典藝術的作品,因為我們認為市場的發展、需求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只是我們那時候無暇做這個事情,而且當代藝術發展沒有傳統和現代藝術的跟進和鋪墊、扎實的基礎,當代藝術的發展會陷入茫然的境地。這是我們似乎跟國際接軌有欠缺的地方,西方有古典、印象派、現代派,再到當代藝術,它的出現、切入,去欣賞它都有一個能接受的心理準備,我們可能有點太突兀了。雖然我們當代藝術很火爆,但人們怎么理解、收藏當代藝術還有點茫然,我想源于我們這段路,沒有讓大家真正地去完成,沒有真正走過去,就像你沒有讀過小學和中學,到了大學你會營養不良的。
【記者】今年你們在挑藝術品的選擇上有什么標準?怎么界定的這個“經典”?
【董夢陽】我們在逐漸豐富這個事情,水墨是我們的國粹也是我們東方的精神,我們的展覽是面向畫廊,沒有標準或者規范的畫廊我們也很難接受它,不能找一個畫家或者賣水墨的就能來,我們要找真正的畫廊來接受它,我們推動藝術也想推動機制的完成,沒有制度的時候,市場是不可能規范的。西方國家的作用我問他怎么來的,一八幾幾年的作品,畫者、拍賣浪、畫廊是有血緣繼承系統,而且我們沒有這樣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建立這個基礎,說白了畫廊有點像專賣店,你幾幾年做的作品在專賣店代理,是幾幾年出來的,這樣是最正確的,換到另一個畫廊,另一個專賣店,這樣無法保證真實性的保證。
【記者】明年春天你們還有一個當代藝術展覽,明年當代藝術這個市場您怎么判斷?金融危機是不是已經開始出現回暖,在當代藝術上已經有好的現象?
【董夢陽】我現在已經漸漸不考慮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好與不好的問題,對我來說就是努力推動,認真做好經典藝術與當代藝術,我也希望當代市場的起伏期,大家有一定沉寂,如何選擇更好的當代藝術作品,具有時代特征,或者更有技術含量的當代藝術介紹給大家。因為在歷史市場發展長河中這是短暫的,分析太多,費很多腦筋,可能不如真正去做,做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一些影響。
【記者】專注當代藝術您已經堅持了整整16年了,尤其在推動當代藝術方面很成功,為什么你可以一直堅持下來做這么久,最大的困難以及所得是什么?
【董夢陽】我今天做這個事情是看到它的未來了,我從世界各地的市場現狀看到我們的未來是什么樣子,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年,他們的繁榮和壯觀,我們會走到那一天而且會加速度往那兒走,所以所有的困難都過去了,不是那么痛苦和艱難,只是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盡我自己的努力,有些東西是修養和能力的問題,但有一點我可以做到,就是我的態度,我應該是認真的。尤其在今天全球化的時代,在中國做事情,說大一點,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問題,我們要給他們提供外國人需要的東西還是中國人需要的東西?對我來講,中國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龐大的社會,我們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是我今天思考更多的問題,是不是把外國的拿來就是好的呢?他們認為先進的我們是否就認為先進呢?也未必,真的有差異,有些東西不是來自硬件的差異,而是軟件的差異,教育的差異,我真是覺得因地制宜,只有全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才是我們能夠真正與他們接軌的時候,才是我們的受眾需要的東西。
【記者】說到操作,很多從國外回國的人會認為目前大陸藝術市場很不規范,做起事來有很多的困難和障礙,你做了16年,可能很多不規范都經歷過了,與國際上成熟藝術市場相比,你認為我們應該做哪些努力?
【董夢陽】對我來說今天已經不去煩惱一些局部的理想,我們打算做蛋糕,做格局,讓全世界人來關注藝術,做蛋糕,這樣我們才有好的未來,我們也有現實目標。今天站到國外看中國,它在一天天往好的方向發展,就夠了,而不是一步就要到了,像西方一樣那么盡如人意,社會在逐步發展,法制法律在逐步接軌,也不是國外的法律放到我們這兒就適用,不見得。我深深感受到我們很多東西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步到位的事情也不適合中國。對這點,我很樂觀,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在一天天往好的方向發展,往好的方向進步,往好的方向努力就夠了,這么一個環境,這么一個增長的空間,也是我們實現人生個人價值的一個平臺,什么都現成的,我們人生是不是少了一些什么東西,我們通過努力改變的東西也是很有意義的。
【記者】北京這邊的798、草場地、宋莊的藝術家聚集的比較多,藝術家的生存狀況我不說您也知道,對于藝術與商業的關系,有的認為商業限制了藝術,有的認為商業才能使藝術有更多的發展,您認為和諧的關系是什么?
【董夢陽】從藝術家角度來講,他們不應該更商業,應該更純粹,我們今天做某些事情,之所以獲得成功是靠一個團隊,一個系統工作才能完成,比如藝術家是負責創作的,畫廊是負責推廣的,博覽會也是推廣,包括拍賣行,大家分工更明確一些,不是讓藝術家也變得商業,今天這個社會中,我們要盡可能地商業,因為商業是一個力量,是個生存的手段。比如我想做慈善,很需要資金,但我自己還需要別人資助的時候,這件事情真的是很無奈的事情,我們有能力在紐約蓋一個中國美術館的時候是一個聲音,向全世界發出的聲音,在世界做我們生意的時候那是我們的商業,商業要盡可能擴大化,我們要有這個能力,如果需要別人資助、輔助、捐助我們,這是不能做成的。
【記者】藝術品也是一個投資品,如果您認同的話……
【董夢陽】當然,藝術品有兩個屬性,一是審美屬性,一是金融屬性,這是它的特殊性。
【記者】如果藝術品是一個投資品的話,在藝術品市場中是不是也存在證券市場的護盤或者操控價格的行為?
【董夢陽】我想所有的商業行為如果有這樣的訴求,都可以歸到那些操作手段中去,但唯一有一點,我們今天不能舍本逐末,對這塊的判斷誰能更準確把握,而不是把一個爛的東西操盤成一個世界名畫,世界大師,這是我們今天市場存在的最大問題。藝術品幾十年中上漲價值幾十倍、幾千倍的都有,畢加索的例子在世界上不乏這樣的例子,關鍵是你是不是能找到“畢加索”,這就是它的審美需求,價值判斷問題,是否有這樣的人來,這是它的專業判斷,其它行業也必須進行細致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在技術層面都有相通的地方。
【記者】您覺得藝術品市場會不會將來也像股票市場一樣,發展成某種升跌指數,根據這個指數確定藝術品的價格?
【董夢陽】我覺得70%的地方是相通的,但有30%是特殊性,不能用數據表達。這就是藝術品和其它產品不一樣的地方。
【記者】金融危機以來,當代藝品價格下滑很多,從保值的目的講,您認為目前市場上買哪些東西是保值的,哪些東西可以暫時緩一緩?
【董夢陽】金融危機或者金融風暴,只是市場發展長河中很短的一個事件,回過頭來看不值一提,就過去了。當代藝術品一樣會有經典,重要的是你的發現,它對于未來來說有經典。今天我們看到一些經典藝術,因為它經過歷史長河、市場的考驗,具有相當的穩定性,不會有大起大落。不管中國還是歐洲的,有一個歷史定位,美術館也有它們的一席之地,在美術史中也有一席之地,但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浮動,漲幅還是有的,對當代藝術其實更考驗我們的判斷力和審美能力,對他們來說,什么是未來的經典,是需要我們的判斷。畢加索一個藝術作品拍到1億4百萬,那只是他的名頭,一作品差1億,里面有太多的學問,……讓你知道這張畫有歷史作用,比如毛主席在安源,是不是最好的油畫呢?但它是那時期最重要的油畫,它的價值往往超出了作品本身,全中國印量最大的就是那張圖,所以,很多東西我們要綜合來分析。
【記者】藝術品眼光說起來是很懸的東西,不像股票一樣,可以根據一系列系數衡量出來的。
【董夢陽】審美沒有標準,但真的有基準,當你看到世界上最好的作品時,眼睛在一個平臺上,它說難也有它恒定的東西,就是一個臺階式的,有些東西我認為不可能歸入一個大師的行列,品位、修養等等會有很多指標對著不可能,因為用太多的事情欠缺了。
【記者】當代藝術和國際接軌更多一些,但相較于傳統的中國畫等藝術并沒有真正的與國際接軌,你怎么看待藝術的本土化、亞洲化和國際化?
【董夢陽】當代藝術能遍及全世界,是我們當代人所思所想的反映,另外它的語言國際化,全球用一個語言,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溝通,這是它傳播的便捷性。水墨等東西更接近東方的語言,別人比較陌生,這需要我們在未來市場發展過程中、社會發展過程中不斷推廣,讓別人認識它。西方人從小接觸我們的水墨就會有認識。我們要有真正的能力推到紐約,中國的水墨藝術館,從小就看到,他就有一個教育,全世界人都看到真是一個漫長的時期。今天我們所做的推廣過程,就像奧運會的推廣過程一定是用世界性語言和方式來推廣,而不是我們用人家不能接受的方式。在未來過程中,我們可以推動很多東西和方式采用現代化的手段來做這些事情。
【記者】現在您在國內已經做了這么多的展覽,有沒有想過做到國外去?
【董夢陽】我想一切皆有可能。但我們真的不能舍本逐末,我們這么多人,這么多老百姓需要藝術的東西,我知道每個人對美和藝術都有需求,比如我們小時候買不起別的東西,但滿街都可以買到掛歷送別人,這是本能的對藝術的需求,現在很多國家富足可以買藝術品,我先把他們服務好。全球增長最大的市場在這兒,我們舍近求遠就有點不智慧,我們應該先把他們服務好,逐漸把北京建成亞洲藝術中心,亞洲藝術中心放在這里,一步步走。
【記者】您認為北京可以成為下一個亞洲藝術中心。
【董夢陽】對。
【記者】您的預期會是多久?
【董夢陽】在這個時代做預期和預言不是很明智的,因為我們曾經有過預期,但變化太快了,我是說有這種可能性。但今天誰做預言家都不合適,因為中國時代是千年以來的時代,沒有經驗可循,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這是我們自己走過的道路,今天的博覽會,起初是西方的模式,也許以后有中國的模式,它有西方的東西,也有適合東方和本土的東西,這都帶有變數的。
【記者】做藝術可能就需要您這樣的人來做,會有很強的理想主義色彩,稍微有點游戲的感覺在里面。
【董夢陽】沒有游戲的感覺很難找到樂趣,沒有樂趣就很難堅持下去,我不是有毅力的人,一定要有東西讓我一直玩下去,要找到這樣的規則,它告訴我,走過這些困難的時候一定要通關。我們去看歷史,看國外的時候知道,今天這是人類必須要走的路,人的物質滿足以后,精神需求會很大,所以,堅持是我們盡快達到目標的一個很重要的素質。補充一點,就是要掌握方向,如果方向反了也不行。我的理想,我的方向沒錯就堅持,那我知道肯定能達到我的目標,其它所有的困難都是玩游戲中的一些障礙而已。我有時候看到一個算命先生,或者看到一個好的智者,他們都那么唯物和哲學的,而不是給你講迷信,后來發現人類就是這樣,社會發展都是這樣,都有規律可循,只是我們科學研究沒有到某一個環節上,但我冥冥中可以看得到你,所以,我就買一個希望。說賠錢,賠錢就賠吧,接著走,總會賺的,這會是一個過程,給我弄點障礙而已。
【記者】所以才能堅持16年,挺不容易的。
【董夢陽】起初沒有這樣的想法,才開始是懵懵懂懂做這個事情,是個工作而已,做的工作,行為和事情堅定了人生的態度,或者行為和態度對大家的幫助有影響的時候,就覺得有價值。否則人的一生中人們需要你,這就覺得有點意思了。
我總跟同事講,因為我鼓勵他們,楊振寧說我一輩子帶了2000個研究生,起初他們的思維素質都差不多,但20年后會發生很大的差異,為什么呢?因為有的踏上了朝陽的產業,有的踏上不是發展很快的產業,人和人之間總能找到這樣大的差異,不是和個人能力完全相關的。社會和產業的力量會把你推得更遠。
董夢陽: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 版畫系
藝術成果:
1993~2002成功舉辦十屆中國藝術博覽會,是中國藝術博覽會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業內影響力最大的藝術博覽會。
2004年~2005年成功的策劃了兩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取得海內外藝術界一致的好評,至今他已成為我國眾多藝術博覽會組織者中的領軍人物。
工作經歷:
.
1992~2002年 任職于中國文化藝術總公司
2002~2005年 任職于北京中藝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2005年創立 北京艾特菲爾文化有限公司
2006年至今致力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2009年秋季首次策辦經典藝術博覽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