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工作這段時間來,經常有人問我:“究竟什么是量化投資?”盡管這一投資方式在國際上已經獲得了廣泛的認同與應用,但對于國內投資人而言,還是一個新話題。
簡單地說,定量投資是將人的投資思想反應在數量模型中,并利用電腦處理大量信息,進行投資決策。定量投資強調投資的科學性,它意味著“投資已由一種藝術發展為科學”。
首先是科學驗證。與傳統定性投資相比,定量投資更加強調投資思想的科學驗證。比如,某些投資者認為管理質量好,產品質量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帶來長期回報。而另一些人卻認為在中國市場,利用市場情緒和技術分析更能取得高市場回報。兩種投資者都分別能講出一些成功的故事來。那么,我們又該相信誰呢?
定量投資會將兩種說法都進行驗證。我們會建立兩個模型,分別反映上述兩種投資思想。以驗證這些思想長期有效,而不僅僅在某一時期、某種市場甚至某些個別事例上正確。定量投資人會采用長期歷史數據和大量股票進行研究。只有在多數情況下有效的思想,我們才會在最終的投資模型中采用。
其次,便是紀律性。雖然量化模型是由人設計的,具體的交易單卻由模型產生。我們在經驗總結以及模型設計時容易理性,但在個股的交易時卻不免受制于人性的弱點。基于對思想模型的信任,定量投資會嚴格執行模型所產生的交易單,僅在特殊的情況下對交易單進行個別修改。這種由模型確定交易的過程能幫助我們克服交易中的人性弱點。
定量投資是計算機科技以及投資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1971年,巴克萊國際投資管理公司發行了世界上第一只被動的定量投資產品。1977年,這一公司又發行了首只主動定量產品。
受益于計算機技術和市場數據供應的完善,進入21世紀后,這一投資方式開始飛躍成長。2000年至2007年間,美國定量投資總規模翻了四倍多。而同期的美國共同基金總規模(定量+定性)只翻了1.5倍左右。定量投資在全部投資中的占比從1970年為零發展到2009年30%以上。(作者系富國基金另類投資部總經理,國家“千人計劃”入選專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