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華春秋·2009年秋季拍賣會”將于2009年11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建國門外大街中環世貿中心D座35層、36層預展,23日在37層舉行拍賣。
預展及拍賣場館是被譽為云端上的美術館--時代美術館,位于中國北京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務區)核心區,鳥瞰長安街及CDB商業高端區域,毗鄰中央電視臺新址大樓,面對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一、二、三期建筑群落,地理位置優越。展館自身的空間構成及裝飾風格比選擇酒店宴會廳更加高端舒朗。
這場拍賣會將分中國油畫和“解放—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現當代藝術”兩個專場,涉及多種創作形式和風格,題材十分寬廣豐富,力求能反映出當代朝鮮社會主義美術的現狀,呈現出當代中國油畫異彩紛呈,多元發展的盛大景觀。
中國油畫專場150幅作品中有靳尚誼《北大荒人》、陳衍寧《和弦》、王沂東《銀手鐲》、陳逸飛《罌粟花》、孫為民《陽光下》、喻紅《此時此刻》、鄭藝《眺望新世紀》、費正《包粽子》等著名藝術家的重要作品,有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參展作品王國斌的《如花歲月》、王少倫的《春曉》、李善陽的《河堤》等等。
應朝鮮白虎貿易會社的倡議,北京際華春秋拍賣有限公司籌備了一年多的時間,推出“解放—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現當代藝術拍賣會”。150余幅拍品由際華春秋拍賣有限公司從白虎會社、萬壽臺美術社、朝鮮中央美術社等近兩千幅作品中遴選而出,其中不乏代表了當代朝鮮繪畫最高水平的國家館藏級精品。如多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近三十米長的大型油畫組畫《阿里郎》、載入朝鮮小學課本的李尚文《打盹的幼長工》、朝鮮人民耳熟能詳的金義寬《南江村的女人們》、李昌的《洛東江的老大爺》、姜正浩《幸?!返任迨甏詠沓r著名作品。
朝鮮油畫和中國一樣,在上世紀50年代,同時深受俄羅斯油畫傳統的影響,許多朝鮮藝術家曾進修深造于前蘇聯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一脈相承。 通過這些作品,讓我們看到朝鮮藝術家不僅掌握了蘇式的油畫技巧,同時也看到朝鮮藝術家多方面吸收更多的油畫技藝和方法,并努力創造屬于自己的油畫民族風格。朝鮮的社會主義文化藝術努力抵制著物質主義價值觀的影響,致力于創造具有民族形式和社會主義內容的革命美術。通過藝術家的畫面,我們看到了朝鮮人民走過的艱辛歷程,以及努力建設家園的生活場景和精神面貌,更能感受到朝鮮人民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而這些正是部分中國當代前衛藝術所缺乏和流失的。從歷史意義上來說,《解放》諸多作品具備了美術史與社會學的高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定是朝鮮半島特殊時期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具有史詩般的價值。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世界藝術品市場上最后一塊神秘的待開發的處女地和寶藏,朝鮮美術被譽為共產主義珍貴的活化石。一個國家最跌宕起伏的特殊歷史時期更能產生偉大的藝術作品。隨著朝鮮對外逐漸的開放,朝鮮藝術品市場的春天終究會來臨。六七十年代我們國家不少最優秀的最重要的藝術作品特別是珍貴的文物流出了國門,那時人們認為它們還不如外匯甚至糧票、布票、油票、菜票重要。有哪一位資深收藏家沒有痛徹心扉的后悔經歷呢?
現在面對還沒有市場概念的朝鮮藝術作品,北京際華春秋拍賣有限公司一方面寄希望能夠加強中朝文化藝術家之間的民間友好和交流,使中朝藝術家彼此借鑒、互相學習。另一方面能給美術愛好者一種思索和判斷,讓收藏家發現被忽略的朝鮮美術的巨大價值,認識到美國推廣的所謂“當代藝術”和任何體制的缺陷并不能替代或扼制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偉大民族的藝術成長和發展,認識到物質的發達絕不是用來判斷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的唯一標準,特別是藝術文化的進步。與西方文化涇渭分明,沒有“國際當代藝術”概念和符號的作品,照樣能保留著生計盎然的生命。沒有泡沫、水分和雜質的藝術之花才是最美麗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