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藝術多年的合作,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山東濰坊銀行日前以李苦禪、于希寧等國畫家的藝術品做質押投放出262萬元貸款的舉動,讓國內金融界和藝術品市場人士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因為在他們眼中,這262萬元不僅是濰坊銀行在藝術品質押業務上的首批貸款,也是我國商業銀行以書畫藝術品為質押物發放的首批貸款。
2007年民生銀行推出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但這項標志著中國金融與藝術品開始親密接觸的計劃所引來的擔憂、爭議,遠大于它作為新生事物所帶來的積極意義。2008年,中國的藝術品投資基金問世,但在之后的一年多它卻再無行動,人們對它的關注也就只停留在其剛誕生的那一刻。
現在,濰坊銀行放出了262萬元藝術品質押貸款,自然轟動金融界和藝術品市場。但引起業內人士深思的是,山東濰坊銀行邁出的這實質性一步,不是單靠自己,而是還有中仁集團和濰坊市博物館的加盟,此中的一些嘗試和模式值得探討。
本期主持:劉禮福
本期嘉賓
趙幼強:浙江省博物館宣教部主任
朱浩云:藝術品市場資深評論人士
石 磊:某銀行藝術品理財計劃經理
藝術品質押終于破繭化蝶
石 磊:近兩年來,國內的金融機構和藝術品聯姻蔚然成風。然而,無論是藝術品理財產品,還是藝術品質押融資,卻都命運多舛,整個試水過程幾乎始終籠罩在金融危機的陰影下作前期宣傳和準備工作。而此次山東濰坊銀行聯合濰坊中仁藝術品發展有限公司、濰坊市博物館簽訂《藝術品質押融資業務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并在此基礎上以李苦禪、于希寧等國畫家的藝術品做質押而發放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可以說是讓藝術品與金融的合作破繭化蝶。
仔細分析,金融與藝術的合作舉步維艱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具有相當公信力的藝術品鑒定、評估機構,缺乏專業的藝術品委托保管機構,缺乏相應的監管政策、法規以及銀行業務自主權和創新意識。
而此次濰坊成功實現金融與藝術合作,關鍵就是通過合作模式創新,解決了上述問題。像濰坊市博物館負責藝術品的委托保管;中仁文化產業集團擔任藝術品質押融資的擔保人和藝術品鑒定評估的中間服務商;濰坊銀行提供藝術品質押貸款。
目前,此項業務雖然主要針對濰坊地區,質押的藝術品也僅限于中國近現代書畫,但此中的合作模式,如濰坊銀行推出的預收購人制度,首次引入專業的承保機構,這不僅方便了民間收藏者和企業進行藝術品投資和收藏,降低了門檻、減少了風險,也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藝術品變現渠道和融資保障。
此次成功放貸以山東本地的書畫大家的藝術作品做質押的模式和經驗也很有實際意義。此前的藝術品與金融聯姻,不管是藝術品理財還是藝術品質押,選擇對象大多是當時市場火熱的當代藝術作品或者現代書畫家作品,然而這些作品的價值卻極不穩定,而有些作品雖然市場價格很高,但銀行與其合作的文化公司對這些質押藝術品的作者和作品意義并不熟悉,這些因素引發的直接后果就是金融與藝術品的合作從一開始就充滿擔憂、質疑和觀望。而選擇藝術價值已經確定并被公認大家作品,銀行以及與其合作的機構熟悉的本地書畫大家的藝術作品,就會讓藝術品理財或者質押之路走得更順利。
與博物館合作非長久之計
趙幼強:金融與藝術的聯姻已經是國內藝術品市場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但要想解決藝術品質押融資過程中的鑒定評估、委托保管、交易變現等難題,最終推出能夠按照市場化運作、風險可控的藝術品質押融資產品,依靠博物館不是長久之計。
銀行作為金融界最有公信力的代表,無論在客戶網絡、風險控制以及信譽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但由于藝術品不同于金融產品,具有標準模糊、難以準確定價、門檻高等特點,而銀行又沒有對藝術品真偽、優劣和價值進行準確評定的標準和人才,所以銀行不可能獨立完成藝術品質押和理財的計劃。而私營鑒定評估機構、專家和畫廊也未必具有公信力。
在聯姻之初,銀行便需要尋找藝術品市場中最具公信力的行業代表,形成強強聯合,以此打造堅實的藝術品理財或者質押基礎,那博物館自然就成了銀行最好的選擇。因為一家國有地方博物館除了自身的公信力要比任何私營機構或者專家強,而且它對當地著名書畫大家的熟悉程度也要遠勝于任何一家私營鑒定機構或者專家,就像山東濰坊博物館對李苦禪、于希寧及其藝術作品熟悉和了解程度,要遠比它對出自杭州的黃賓虹及其作品強。
但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銀行的最佳選擇并不是博物館,而是專業從事藝術品理財和質押的職業經理人或者機構。這不僅是因為博物館對藝術品市場變化的把握無法像職業經理人那樣敏感,而且隨著金融與藝術聯姻的不斷發展,其業務類型也將不再是書畫一隅時,只在某一方面是強手的博物館就更無法適應新的發展。
其實,目前與藝術品有聯姻的銀行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都在積極尋求與高水準專業團隊合作的同時,也在培養自己的藝術品職業經理人。我建議,在大力培養職業經理人的同時,如果銀行能組織藝術批評家以及市場專家的團隊,并敢于公布專家團名單、專家資格身份,以及不同專家推介的藝術品名單,那藝術與金融的聯姻就能更令人向往。
這種模式有可復制性
朱浩云:“金融+藝術品”的組合投資模式前景十分廣闊。但作為金融機構的銀行參與投資,并不是保證藝術品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關鍵是多家專業機構協同合作,創造多贏,這已經在業內達成了共識。此次山東濰坊銀行聯合博物館和濰坊中仁藝術品發展有限公司開展藝術品質押就有其可取之處,這種模式在一定條件和時間段也可以復制。
其實,民生銀行在解決其藝術品理財的風險和收益時,采用的方式也有類似之處。民生銀行引入信托投資公司和藝術品投資管理顧問公司等第三方機構,具體負責投資運作的藝術品投資管理顧問公司、信托公司起到監管作用。銀行在引入投資管理顧問公司之時就設計好投資程序,安排好投資管理制度,加強對投資的監管。整個項目操作形成了銀行、信托、顧問等三方協同合作的局面,既提升投資收益,又有利于風險控制。今年7月份,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藝術品投資計劃”到期結算,其稅后投資回報率分別為25%和24.44%,年收益率為12.75%。這個回報率雖然沒有當初預期的高,但遠比股票、基金等金融投資產品的回報率高。
當然,這樣的制度安排也至少增加了5%以上的制度成本,削弱了投資回報。但在“銀行+博物館+文化公司”這種模式下,銀行還可以選擇開拓更具價值潛力的中國古書畫等藝術品作為理財或者質押業務的載體,尋找在古書畫鑒定評估方面有優勢的博物館合作。其實,藝術品市場要想更進一步發展,也希望能有這方面的突破。
目前,金融機構介入藝術品市場還是初始階段,方式也比較單一,還有更多的產品和方式需要開發,尤其是操作細節更有待推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