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陳木香 |
新時期的文化現象
--陳木香先生文化苦旅訪談錄
陳木香先生從小立志從文,酷愛文學、史學、書法,自學成才,從事文化工作30余年。"用優秀的文化藝術報效祖國,服務社會",是他的不懈追求和終生奮斗目標。他文化苦旅十年,從打造《資治通鑒》文化工程到創作"黨的十七大文獻"書法工程,充分體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共產黨的無限忠誠,對文化藝術的癡迷執著。他已是花甲之人,但是激情滿懷,志向高遠,拼搏不輟,其才氣、才情都洋溢在藝術創作中。陳木香先生說:"我傾畢生精力研究文史,苦習書法,創造文化工程,絕不是為了自己享受,而是為了弘揚、傳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陳木香先生十年風雨苦旅,壯烈文化情懷,令人感動欽佩!采訪他感慨不已:我們的國家需要這樣的文化人,我們的民族需要這樣的文化人,新時期呼喚這種文化現象!
記者:陳先生,《資治通鑒》是史學巨著?!锻ㄨb》誕生距今近千年。創作《資治通鑒》小楷書法長卷,您是第一人;編著書法、文言白話對照的《資治通鑒錦言妙語薈萃》和《資治通鑒精華篇章》,您也是第一人。黨的十七大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里程碑,創造"黨的十七大文獻"書法工程,您又是第一人。這兩項文獻書法,工程之浩大,令人震撼。請您介紹一下這兩項文化工程的基本情況。
陳木香:《資治通鑒》文化工程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資治通鑒》全文小楷書法長卷,分300卷冊頁書寫,全長6000米,裝30箱,有一大卡車。第二部分是編撰書法、文言白話對照的《資治通鑒錦言妙語薈萃》,共摘錄《通鑒》錦言妙語201條,全部創作成四尺整張的書法作品,分編為"為政愛民、選賢任能、文德武略、創業守成、納諫改過、為人處世、和諧社會、居安思危、精忠報國、開放招商"等篇目,此書已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分是節選《通鑒》精華篇章,編集創作了《漢文帝愛民》、《漢武帝求賢》、《唐太宗納諫》、《唐德宗改過》等長幅書法手卷和《宋神宗資治通鑒序》、《晁錯論貴粟疏》、《公孫弘論和諧社會》、《魏征諫太宗十思疏》等丈八巨幅書法作品,這些作品也將出版為書法、文言白話對照的《資治通鑒精華篇章集錦》。
"黨的十七大文獻"書法工程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全文小楷長卷80米。第二部分是"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論科學發展觀"專題隸書巨型作品,8尺30條屏。第三部分是"十七大報告關鍵詞"巨幅作品10幅。第四部分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行書長卷44米。
記者:在市場經濟沖擊下,有不少書畫家心態浮躁,追名求利,而您竟然花10年時間,研究文史,潛心文獻書法工程創作,您的創作成果和您精美的書法藝術驚世動人,您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令人佩服!兩項工程,一古一今,交相輝映,時代精神鮮明。請您談談您的創作意圖和您的創作感受。
陳木香:我從小酷愛文學、史學、書法。愛久了學習自然多些,幾十年之愛,幾十年之學,成為人生所長。怎樣用自己所愛所長為國家作點貢獻,為社會做點有益的事,便成了我心理的壓力。人生應有所作為,不能碌碌無為。
上下五千年,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一代一代地拼搏,一代一代地奮斗,一代一代地傳承,用血汗和生命譜寫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史。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給我鼓舞,催我奮進。在浩瀚的文史中,我對《資治通鑒》愛得最深刻。多少年來,工作之余反復研讀,最后決心用書法形式表現出來。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耗時19年,整理編撰的這部歷史文獻,博大精深,熔鑄了上下1362年的史事。通過記述歷朝歷代興亡治亂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天下之所以興亡治亂的道理。這些道理留給后人的是無限的思索和啟迪。同時,這部歷史經典巨著的文筆簡潔流暢,于樸實無華中顯出光彩奪目的文采。用書法形式展示,可讓更多的人了解它。但這部文言文史書浩繁幾百萬字,讓許多人望而生畏,難以遍讀。我摘錄其中的錦言妙語,是經典之精華,配以書法、文言白話對照,能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門類和不太熟悉文言文的讀者。
我幾十年研讀史學典籍,縱觀古今之變,深深感悟,當今社會是我國歷史上最美好的時代。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指明了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前進方向;確立了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奮斗目標,是我國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綱,必將對我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古今中外,每個藝術家無不打上時代和民族的烙印。我認為,今天的藝術家,一定要貼近我們這個時代,弘揚時代的主旋律,創造時代的藝術精品留給后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履行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我學習十七大報告,深刻領會其精神,激發了創作熱情。我將這部時代文獻創作成小楷書法作品流傳后世。
記者: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闡述弘揚中華文化時說:"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您編著的《資治通鑒錦言妙語薈萃》,歸類總結的十條篇目及歸納的內容,與當代社會思想體系很適應,高層領導、學者和普通讀者都稱您的這部大作,文化品位高,思想內涵深,集史學、哲學、文學、書法于一體,稱得上史學研究和書法藝術的創舉。我們想聽聽您的編創感言。
陳木香:首先,我認為,新時期有責任感的文化人,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努力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改造世界觀,樹立正確人生觀,有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才有正確的歷史觀。不學習歷史,不研讀歷史,沒有歷史觀;研究歷史,要有正確的歷史觀。學習歷史,研究歷史,不能用歷史知識標榜自己,借古諷今,應該鏡鑒歷史,取其精華,服務當代。我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毛澤東思想哺育,共產黨培養,立志終生從文,幾十年學習,幾十年工作實踐,我確立自己的人生要"用優秀的文化藝術報效祖國,服務社會"。我們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千秋萬代不過時!
記者:通過展覽、出版、報刊和眾多網絡媒體宣傳,廣大讀者、觀眾稱贊您的成果是文化奇跡,說您是文化奇人,而且都很欣賞您那傳統、質樸、秀雅的書法風格。去年九月,您應中央紀委、文化部特邀,創作的小楷長卷《胡錦濤總書記論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參加全國廉政文化書畫大展,許多高端、觀眾嘆為觀止,稱為小楷精品;您不但楷書美,而且隸書、小篆、行書都精。有不少讀者、觀眾問:陳木香先生是不是中國書協一員?據我所知,您沒有加入中國書協的念頭。對此,我們也想聽聽您的心里話。
陳木香:我愛好文學、史學、書法,是一輩子的追求,到老也是愛好者。什么時候也不能說愛夠了,到家了。我不用"家"字冠名,也不用"家"字封門,愛無止境,學無止境,用無止境;力求愛出新境界,學出新門道,用出新成果。我認為,一個人書法藝術造詣深淺,是不是書協會員沒有本質的必然。我們的漢文字有象形的特征,讀書人都應該把字寫漂亮,寫美了就是藝術品。我們古代社會沒有設立書法家協會,誰能說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不是書法家?誰能說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趙孟頫,……不是書法家?加入書法家協會不是我人生的追求,我不必把心用在這里。許多藝術門類不讀書可以成家,唯獨書法藝術不能,書法是學者藝術,是至美的藝術,所表現的內容必須是美字、美詞、美文。河北省武安市西寨坡村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農村新文化,請我為各景點作文、撰聯、寫詩并書法。我為他們創作了兩篇散文、三首詩歌、三十副楹聯,全部是仿古建筑,全部是精美石刻。農民朋友和當地黨政官員沒有嫌我不是書協會員。
記者:我們知道,您辭職保留公務員,11年沒有拿國家工資,您從不出賣書法作品,2004年有人出2000萬元買您的《資治通鑒》小楷書法長卷,您又拒絕了。這十多年來,您的創作經費和生活費用是怎么解決的呢?
陳木香:隱居山東平度創作《資治通鑒》小楷的那幾年,我先后兩個房東--尹維連一家、單亦綱一家全力幫助,一些知情的朋友也傾力幫助,順利地完成了小楷巨作創作。之后幾年,在編創錦言妙語和精華篇章過程中,有不少朋友收藏我的作品,不少給我打紅包,生活和創作沒有大的困難。我拼命打造《資治通鑒》文化工程不是為了賣錢享受,而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管多少錢也不賣。在許多朋友的幫助下,我目前在籌劃"黨的十七大文獻書法藝術暨資治通鑒精華書法展",展覽后計劃出版《資治通鑒》書法卷(已拍照編輯完了,全書11000印張)、《資治通鑒錦言妙語》、《資治通鑒精華篇章》、《胡錦濤總書記十七大報告》小楷書法卷、《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行書書法卷。之后,把這兩項工程的書法作品全部獻給國家。
記者:您是一位非凡的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忘我的奮斗者。您的言談舉止總是充滿激情,飛揚向上!您肯定還有更美妙的理想世界!您不會空想!
陳木香: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這一生選擇"拼搏",用"拼搏"耗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用"拼搏"向祖國敬獻一片衷情,用"拼搏"向父母報答一份孝心,終世后給子孫留下一份"拼搏"的精神遺產。只要我能動,我還會用我的方式創造文化工程。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我夢想我們國家建設一座"中華五千年文化城"!這座文化城的文化內容分六個系列。
一.通史篇
1.將通史典籍《史記》、《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直至建立中華民國史書,創作成小楷書法作品,石刻或木刻展覽。
2.選編通史精華,獨立成章,創作多體書法作品,石刻或木刻展覽。
二.人物篇
1.歷代帝王像和簡傳。帝王像先畫后塑或刻,簡傳書法石刻或木刻。
2.歷代名人像和簡傳。名人分政治、思想、軍事、文化、教育、醫學、科學、宗教等方面。名人像先畫后塑或刻,簡傳書法石刻或木刻。
三.典故篇
將中華五千年經典成語,創作成故事畫,配以書法釋文。石刻或木刻展覽。
四.國學篇
1.歷代傳世詩詞、楹聯、散文等文學作品,書法創作,石刻或木刻。
2.歷代傳世教課經典,書法創作,石刻或木刻。
3.精選儒、道、佛教經文,書法創作,石刻或木刻。
以上作品盡可能配畫。
五.文藝篇
1.整理再創作歷朝歷代音樂精品,在其朝代展館播放。
2.整理創作歷朝歷代經典戲曲、歌舞等文藝作品,在其旅游景點展演。
六.建筑篇
1.所有作品展覽分朝代設館,各朝代獨立建館。建筑設計仿各朝宮殿,并標明各朝首都城池。
2.旅游服務設施(包括賓館、商店、餐飲等),建筑設計要有各朝風格。
我認為這是一項有利當代,造福子孫的重大文化工程,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是國家行為,靠許多文人志士共同努力。我的文化工程所有作品都獻給"中華五千年文化城"。
記者:先生的夢想是偉大的夢想!先生不為世俗侵,不被名利染,修心濟世的文化情懷溶入他人生不懈追求和拼搏創造中。我深信他的這個夢想會引起社會共鳴,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中變為現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