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來到黃瓜園的林蔭小徑,總會與遛狗的陳老邂逅。每次都見他伸臂扭腰搖臀,一頭白色小狗,施施然而過。這使我覺得每一天的開端都有跡可循。太陽尚未升起,空氣清涼,校園正在蘇醒,草地上閃爍露水…… 黃昏時關門回家,繁華都市車水馬龍,天邊一抹沉郁的晚霞。……幾十年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在一種如同無所事事的狀態中度過。
對此,我從未覺得愧疚。工作,一筆一筆的工作,使我獲得一種踏踏實實的存在感。我確實依靠畫畫獲得了很多東西,我想,我現在擁有的所有東西都是一筆筆畫出來的。而同時,畫畫對我來說同時也是一種自我修正,是完善自身的方式與途徑。活得不高興畫畫怎么可能高興呢。當人們不再為生存而不顧一切拼搏的時候,我們的心理狀態才會達到一種新的境地。一直以來都喜歡以一種沒有目的地的方式游走,隨性隨適,在閑散的日子里記錄著片段,遠離刻意的安排,更沒有明確的目標。已不再是一種工作,更不是負擔,手中的畫筆是生活的延續。我習慣把畫面定格在那些……蕓蕓眾生。
在這種懷舊而唯美的生活狀態下,我一直喜歡上海老廣告畫。它們總讓人想起張愛玲徐志摩的文境,想起那些屬于過去的舊文化、舊態度、舊故事,還有舊小說、舊詩、舊電影,以及一場場風花雪月的愛,流逝不去。——如果是活在那個時候,少了喧囂的誘惑,不必去勾心斗角、爭名奪利、柴米油鹽,躲在自己的小角落里就可以專心琴棋書畫了。這些古董般的麗影香消玉殞,說著那個年代,那個時而冗長時而缺斷的故事……
這些老廣告畫是我很希望收集擁有的東西,她們靜靜躺在某個屬于個人或集體的童年或成年的回憶與傳說中。老照片相對于簇光亮新的包裝考究印制精美的時尚文本,更能激起人內心的瑣細記憶,如同雨水落下時塵埃的味道。最終,我決定了一個日記般的記錄,然后在畫布上跟她們說聲Hi!
然而,這一切并非簡單地出于對過去歲月的渴望,也不是對那些從未出現過的時光的一味懷舊沉思,更恰當地說,只是試圖如實地呈現經驗是如何滲入我的感知之中,而這些感知又是如何在時光中變形;記憶如何被再次喚起并進入敘述,以及全部這些過程又是如何在已經消逝的錯綜復雜的現實中結合到一起……所有的貴婦人都會患偏頭痛,這是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的提示。如今的人們正背負著一種富貴病,人們迷失在復制西方、復制自我的風氣之中,在當代風的推波助瀾之下,中國特色被迅速磨滅。之所以畫《如影隨邢》,閑時翻書,看到一句“伶人往往并不如煙”。想著拿而今當紅明星與當年明星做比較,最后感嘆現在的星星多如過江之鯽,跟民國女伶都市新文化新女性氣質相比,舉手投足之間有太多的風塵與江湖,那就大起今不如昔之感了。少了那“味”兒。
也許因為每個女人都會年華老去……在畫的過程中,我不禁深深陶醉于這個只存在于畫布上的世界里:這里沒有引人入勝的文字,只有讓人遐想的人物。這里只記錄了這個世界上曾經存在過的最美的一切,一個瞬間的微笑,穿透心靈的眼神。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最美的衣裙、最美的畫面都永遠留在這里,永遠不會老去,猶如我們人生中最美的回憶……那些深藏在骨子里的魅力,會在不知不覺中牽動人心。
在《如影隨邢》里,日益形成的是一種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令生活與工作趨于一致的價值觀。每天清晨到達畫室,便與這些往昔的剪影廝磨終日。傍晚離開,靜觀著路上的一切,仍難以逃脫她們的目光。我存在于自身與畫面之間。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