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發起人之一、和靜園美術館館長李冰 |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年會 現場實錄
李冰:這個年會準備的時間也比較倉促,兩個月作業的時間,目的是什么呢,是講這個時代經濟在逐漸的削弱下來,藝術逐漸到本體的時代,這個時候應該搞一些中國自己收藏家的年會,準備的也不是很充分。等于談到一個收藏。張銳是當代藝術的買單人。我有一個觀點,從05年有幸我接手了和靜園美術館的收藏,那個時候在腦海里印象很模糊,但是冥冥中有一個感覺,這個作品很重要。在這個基礎上我跟莊董事長達成一個共識,我說接接力棒往下跑,今天我也不停的說在接接力棒在跑,不但作品一個沒有出,而且我一直在收藏。今天這個時代,3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非常平窮的時期的時代,掙錢不擇手段的時代已經改了,大家應該沉下來為我們這個時代文化做一些什么,從我自身來講,我自己是怎么想的。今天等于是栗老師提出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標準與收藏意義很深,也給未來留了一個很大的問號。我們中國當代藝術到底應該怎么來找。從黃泉時代我們已經有了審美標準和藝術標準,否則不存在影響一百年的作品。到宋代時期出現了一個新的審美標準,文人時代又有新的審美標準。中國歷史這么一段一段的則下來,今天中國的當代藝術,雖然才走了短短30年的時期,這個30年我們真正未來的當代藝術有我們什么時代標準。很多問題剛才栗老師或者趙力老師講的很精采。我一直想這個問題,中國的文化一定有自己的印記,未來藝術的審美標準怎么來做,今天我是帶著這個課題,帶著這個題目我是來從內心聽一聽未來的聲音,一個標準的出現。所以我想是否圍繞著這個標準,這個主題來談,我也是抱著學習態度來的,我通過這次年會,我們每個收藏家,包括我們的新聞媒體收獲到什么。我就簡短的說這么幾句,謝謝大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